高校费尽脑筋找准贫困生
为了将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找准、找全,南京各高校想尽各种办法,可谓煞费苦心。
南京林业大学助学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校每年都会对新生中的困难学生进行建档,并对二、三、四年级困难学生档案进行重新审核。为了保证特困生材料的真实,在整个审核的过程中,通过开会、座谈、走访或班级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每个建档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确保困难学生档案的真实、准确。
河海大学则把学生请进了评议小组。各学院、各年级专门组成贫困生评议小组,除了班导、辅导员,还包括一般学生和学生干部,都是由抽签产生。评议结束后,还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公示5天。有关部门还定期对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复查。
观察学生平时的消费状况也是不少高校采取的方法。南京审计学院的做法是跟踪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如果学生消费水平确实较低,学校会在下学期继续提供补助,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会提高补助标准,反之消费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被清出帮扶范围。中国药大则对贫困生日常生活进行调查,除了看饭卡,还对衣着档次、使用手机档次等细致观察。中国矿大则将购买MP3等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抽烟、酗酒经教育不改等情况的学生排除在贫困生之外。
[难题]公示贫困生被指侵犯隐私权
虽然高校用心良苦,但一些做法还是遭到反对的声音,例如公示。
“贫困生本来就不光彩,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困难,学校一公示,等于暴露在众人之中,是一件很难堪的事。”南京某高校大三贫困生小王说,自己当初就是因为这个不想申请贫困生,最后还是老师动员报的。公示那一天,班上只有两个人,觉得大家都用同情的眼光看他,特别不舒服。
南京相关高校的负责人也表示,关于公示,以前是有学生提出过隐私权的问题,不过,为了让资助工作更公平、透明,这个环节是省不了的。他们同时认为,贫困生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认为低人一等,要用其他方面的优秀表现来树立自信。
而对于跟踪饭卡这样的监督行为,有关高校表示,虽然要求困难学生月消费水平在150元以下,但实际上这种监督方式只能在校内进行,如果学生到校外餐厅用餐,学校还是很难监督到。
使用手机电脑能否一票否决
关于手机和电脑的使用,能否作为认定贫困生的依据,这在学生和学校间存在很大的争议。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贫困生告诉记者,考虑到离家乡太远,也考虑到将来到校后要打工,于是在上大学前在老家花了200多元买了一部旧手机。没想到学校有规定,凡有手机的同学,不能评为贫困生,从而失去资助的机会。“这样的规定未免太苛刻了。”
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对持有手机的学生采取了一票否决的态度。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为贫困生提供无偿资助的能力有限,而判断贫困生又不易,学校只好以手机等高档用品作为判定贫困生是否能申请资助的标准。
不过,更多学校还是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态度。河海大学学生处缪处长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手机成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找工作的必需品。只要学生用的不是高档手机,并不影响他们申请贫困生资助。中国药大的余处长则表示,现在便宜的手机不过两三百块钱,校园“动感地带”的话费也很便宜,手机完全可以成为贫困生的正常消费,他们不会将“有没有手机”作为评定的绝对条件,只是一定要看手机档次。
关于电脑,各校规定也有所不同。比如河海大学,认为学生不用笔记本电脑就可以申请资助。而中国药大则认为,学校提供了便利的上网条件.而且电脑也要几千块钱,所以在评定贫困生时对买电脑的学生一票否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