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英文是Micro Credit,一般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信贷的宗旨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观企业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我国的小额信贷是在1993年由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们首先引入的,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2000年开始,农信社根据央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91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2亿元。农户贷款中无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亿元,是小额信贷的主体。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后,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贷款公司和吉林梨树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已于今年3月份正式挂牌成立,我国农村金融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东必须是金融机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不包括社团法人。一些NGO(即非政府组织)人士感到很遗憾,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论,比如NGO的小额信贷是否应该向银行类金融机构过渡?如果能过渡将可能会面临哪些困难?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是国际上公认的小额信贷实践的成功典范,其前身Bancsol是一个NGO,由于不能吸储只能依赖社会捐助发放贷款,严重制约了其贷款业务的扩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Bancsol开始考虑向银行转型。经过3年多的游说和准备,1991年监管当局同意Bancsol向银行转型。具体方法是:NGO将50%的资产(1100万美元的贷款)购买了银行44%的股份,其它56%的股份被法国的一家机构和当地最大的四家银行购买。阳光银行在筹备时之所以把银行拉进来,主要是为了向监管机构证明NGO小额信贷转变为银行是可行的,是可以盈利的,同时也可以学习银行的经验。四年后这些银行都退出来了。从玻利维亚阳光银行的转型过程可以看出,当时阳光银行的前身Bancosol并不是100%地转变为银行,因为NGO和银行的理念不一样,NGO追求的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而银行追求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他们很难搞到一起。NGO从持有的股份中获得的分红,都用于做不盈利的小额信贷。阳光银行转型的成本很高,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系统、员工培训、咨询、差旅、法律事务、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个过程历时14个月,花费了800万美元。Bancosol中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员工(大约15%)转到了银行,因为原来的员工不适应银行工作的需要,阳光银行的大部分雇员主要来自其它金融部门。
从阳光银行的转型可以看出,小额信贷的形式是非常多的,既有以盈利为目的的,也有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它们都很重要,都是解决小农户贷款的有效形式,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大,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我在调研中发现,这几年一些慈善机构在云南、贵州等地发展了一些社区综合项目,社区基金是其中的子项目,取得了一些经验。像这种有利于农民的好事,政府也可以做。建议:允许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和山区,发展和推广社区基金或类似的社区性金融机构,重塑一批真正意义的互助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满足广大农户小额、频繁的生活和生产的基本资金需求。
除了NGO,我国的邮政储蓄从去年3月起也开展试点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截至今年3月5日,已累计发放贷款3.96万笔,贷款总额14.02亿元,在农村地区发放的贷款在60%以上。调研中我问邮储的一些客户,如果邮储和农信社贷款利率一样,你们更愿意到哪里贷款,他们的回答是更希望到邮储贷款,主要是因为邮储贷款手续快,还不用请客送礼。邮储目前在一个县只有两三个网点可以开办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为了方便交通不便的乡镇的客户来县城办理贷款业务,一部分县局配备了信贷专用车,对贷款客户进行车接车送。这对农信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调研中一些客户很高兴地告诉我,农信社也开办“存款+贷款”(即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了。
当然,邮储发展的小额信贷也有自身的缺陷,主要有:一是覆盖面太狭窄。我在山东调研时发现,该省的邮政储蓄存单质押贷款网点总量有200个,存单质押贷款业务覆盖所有县(市、区),但仅能覆盖了不足7.20%的基层网点,使该项业务支持“三农”的力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二是质押方式单一。当前邮政储蓄开办的质押贷款业务仅能以本行的定期存单做质押,其它行存单、保单和国库券均不能做质押物,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业务的服务人群,无法全方位的满足客户临时性用款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理保险和代理国债业务的市场拓展;三是信贷业务品种单一。近年来,随着各商业银行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邮政储蓄仅能对持有存单的客户提供小额贷款,无法向客户提供更多的信贷产品,这就造成一方面没有存单客户的有着强烈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邮政储蓄有充裕的资金无法开展形式灵活的贷款,市场的需求和邮政储蓄的供给无法正常对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邮政储蓄信贷业务的发展。正因如此,邮储银行向银监会报批小额信贷业务,据估计邮储该项业务被银监会批准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邮储也开始做小额信贷业务,农信社将面临更大挑战。
“万紫千红总是春”,唯有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百花齐放,才能形成绚烂多姿的农村金融春天,因为良好的市场竞争可以优化资金的配置,形成相对合理的市场价格,这正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所需要的。(高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