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也有49.4%的人认为,“老年漂”会导致“年轻人压力过大,父母跟着受累”;27.0%的人认为“会影响老人的幸福感”;24.1%的人认为“会带来很多社会、家庭问题”。
“我要等有能力了才会把父母接过来住。”广州某公司职员万竞说。他口中的“能力”,就是在广州买到一套两房两厅的房子,“让父母住在出租屋或单位宿舍肯定不方便。但我现在还买不起房,工资只能养活我自己,若强行把父母接来,会造成很大负担,父母也不想给我那么大的压力。”
漂族老人会遇到哪些问题?
北京某建筑公司职员于亮亮,称自己的母亲属于短期“漂”——每次只待一个月左右。在他看来,很多母亲就是为了照顾孙子才来北京,一来就被“栓死了”,因为需要时刻盯着小宝宝,根本没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
现在,于亮亮的丈母娘和丈人也来到他家。房间不够住,于亮亮就得睡沙发,“我妈就会很心疼,一直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我丈母娘负责做饭,每次都做很多。但是我妈晚上一般吃得很少,可吃少了丈母娘会以为是嫌做得不好吃,为了避免误会我妈就不得不多吃,又搞得她自己很不舒服。”
漂族老人会遇到哪些问题?调查显示,71.5%的人表示是“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其次是“医保、社保问题”(61.6%);“与子女生活习惯不同,容易产生矛盾”排名第三(59.2%)。接下来还有:“来到陌生的城市,会无所适从”(56.9%);“子女条件有限,老人被动分居”(49.7%);“语言不通”(38.4%)等。
姚远曾在不少小区做过调研,他发现很多漂族老人都是围着子女转。年轻人工作忙,很难有时间带父母出去转转,父母不熟悉环境,也很少自己出去玩。年轻人上班后,父母就孤零零在家里等着他们回来。很多年轻人总叮嘱父母两点:一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二是有人叫门坚决不开。“‘老年漂’使老人丧失了很多东西,比如老朋友、爱好等。一些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人,由于不会用先进的电器、网络等,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梅女士最担心的是医保问题,“大城市看病很贵,如果我们这些外地人没有优惠,那根本就不敢生病。本来孩子生活就很辛苦,起早摸黑赚那么点儿钱,我们一生病,钱‘哗’一下就都没了。我们去是为了减轻孩子负担,到时候反倒成了孩子的累赘。”
调查显示,85.3%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完善医保政策,简化异地医保手续;74.0%的人建议政府给外来老人办理老年证,享受一些优惠项目。
姚远认为,解决漂族老人问题的关键在社区。社区应该给予外来老人适当的照顾,多搞一些文化活动,让漂族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
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会定期组织社区内的所有老人参加健身操、唱歌、外出参观等活动。老人们都是结伴参加,有什么事也可以互相照应。社区还成立了一个针对老年人的小组,会深入到家庭中提供帮助,一来可以解决老人实际遇到的困难,二来也是保持老人和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
调查中,63.3%的人认为社区应该多举办交流活动,扩大老人社交圈;52.0%的人认为应该成立外来老人社会组织,进行心理辅导、出行指导等帮助;51.8%的人建议社区加强文化建设,针对外来老人举办文娱活动。
武汉市某高校学生小斌觉得,婆媳关系、两代人的观念差异也是“老年漂”的问题之一,“现在很多夫妻来自不同的地方,两代人的文化、语言、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子女应该更多地体谅和尊敬长辈,尽量去适应他们,调节可能产生的矛盾。”
年轻人应该为漂族父母做些什么?调查发现,70.3%的人表示是“不要把父母当保姆,要尽孝”;68.7%的人选择“体谅老人的生活习惯”;66.6%的人认为要“多花时间陪老人”;62.0%的人选择“鼓励老人融入新环境”;50.7%的人认为应该“多带父母出去玩,结识朋友”。另有38.3%的人表示要“选择正确的尽孝方式,不一定让父母来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