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区合并保护旧城?胡同居民不当活化石

2010年08月23日13: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四合院 旧城保护 北京旧城 豆腐池胡同 活化石 区域均衡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保护价值 保护的意义 北京胡同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困惑: 发展与保护,如何协调?

旧城风貌仍在恶化

“我要来看北京城,是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一座古城,这里既有最好的城市规划,又有最坏的城市规划。”一位英国学者曾经如是说。他的“最好”,指得是13世纪元大都的营建规划,而“最坏”,则是指今天。

尽管这位英国学者的观点值得商榷,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北京这座古老的都城现今所面临的窘境。一座具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的城市,如何在实现现代化、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尽力维持城市原本的历史文化风貌?

近年来,北京市在古都风貌和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积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旧城风貌保护力度、逐步推进旧城人口外迁等。在文物保护方面,北京市历年来共分3批公布了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旧城内达到33片。

“但整体来看,旧城风貌仍在持续恶化,情况不容乐观。”据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联合调研组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北京旧城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市核心区功能过多,人口、交通压力过大,使得旧城风貌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量文物保护单位被机关团体和居民占用;旧城内的胡同数量持续减少。

有关研究显示,1949年北京旧城胡同有3250条,1990年有2257条,2003年只剩下1571条。目前划定的33片保护区内仅有600多条胡同,其他胡同尚未被列入重点保护范围,数量还在减少。近年来,旧城中一些胡同和已变成大杂院的四合院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管理无序,有可能沦为新的城中村;一些文物的周边,超高建筑不断出现,“建设性破坏”相当突出,城市天际线和旧城整体风貌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据2006年清华大学根据卫星影像图做出的分析报告显示,在经历了持续的拆除后,旧城仅残存约四分之一。

为何居民喊拆 专家喊留

北京城的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在走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这个问题,在专家、居民和政府三者之间,同样存在复杂的分歧与矛盾。

从历史责任感出发,专家们主张尽可能完整地保存旧北京风貌,并认为,旧城保护不仅要保护故宫、天坛等物质性的历史建筑形态,更要保护以胡同和四合院为典型代表的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也表示,只要是旧城范围内的平房、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即便不是挂牌保护院落,也“绝不能拆”。

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四合院居民来说,专家所描述的那些宏大叙事,距离他们相当遥远,最贴近、最现实的还是自身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在颇受关注的“名人故居”的拆迁纠纷中,相较于专家们激烈的反应,梁思成女儿梁再冰、鲁迅周氏家族后人都没有对故居的拆迁表示出太多关注,也没有过多介入。同样淡漠的还有当地住户,“给钱合适就搬,不合适就不搬”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一位曾于2007年采访过东四八条拆迁事件的记者说,相对于私房主,大多数公房承租居民对于当地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并不关注。《纽约客》驻北京通讯记者何伟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这些年,有些反对拆迁的抗议和诉讼,但这些争议都倾向于局部化,人们抱怨政府减少了他们的补偿费,他们也不喜欢搬到远郊区,但几乎没有一个普通北京人对这城市的沧桑巨变表达关注。”

而政府则在经过“发展压倒保护”这一狂热阶段后,逐步回归到理性思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即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作出规定:“重点保护旧城,坚持对旧城的整体保护”;“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建筑形态”;“停止大拆大建”;“推动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房屋产权,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改造更新,成为房屋修缮保护的主体”。

对于旧城保护中的拆与不拆,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一篇相关调研文章中的观点或许更为中肯。文章认为,当前旧城保护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被动式的消极“保护”代替了动态式的积极保护,出现了愈旧愈保、愈保愈破的现象;存在等靠思想,忽视民生问题,致使旧城区胡同内建筑质量急剧恶化,居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对此,必须坚持有机更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工作理念,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更新,实事求是地看待文保区优劣并存的客观实际,坚持“精华必保、破败必治”的有机更新理念,把保护精华和更新落后真正落到实处。

疏散之后的隐忧: 社会资源再分配?

疏散旧城人口密度,减缓旧城压力是保护旧城的前提之一。在疏散旧城人口方面,目前旧城四区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在其他区县安排定向安置房源,鼓励人口外迁。目前相关区县已进行对接,东城对接顺义、西城对接昌平、原宣武对接丰台和大兴、原崇文对接朝阳。其中西城区的首个定向安置房源位于昌平回龙观。崇文区安置房源则位于朝阳定福庄。

但现实却并不如“结对子”这样简单而又理想。对于搬迁居民来说,他们最担心的是搬迁后还能否享受到城里优质社会资源。

东城区轿子胡同68号,是一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青砖平房里住着贺大妈等6个人。

贺大妈说东城区拆迁安置房位于顺义,这让她很是犹豫,“四合院虽然条件不如楼房,但位于市中心,生活便利,孙子上学、儿子上班,自己看病都方便。”她担心一旦搬迁,就再也享受不到这些便利了。

住在东城的市民顾先生也说,搬到顺义,房子虽然大了,但相应的物业费、取暖费也多了。住平房没有物业费,取暖费还可以报销2/3。另外,将来的交通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对此,北京市住建委表示,旧城居民如果自愿外迁,政府可给予安置房源或进行补偿。如果不愿意外迁,原先破旧的房屋也将得到修缮。同时,原城四区也将把教育、医疗等优势资源向人口疏解的输入区同步转移。对此,有居民建议,应先建好配套设施,让旧城居民心甘情愿外迁。

思考: 旧城保护何去何从?

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很重要

事实上为保护胡同与四合院,二三十年来专家与政府花费了不少心思,效果却并不乐观。

“北京旧城保护的现状是‘每况愈下’,局部有所改善,整体仍在继续恶化。虽然这一结论“不太好看”,但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遗产保护机构的共识。” 毛其智认为, 存在问题的首先是一些官员“发展”压倒一切的决策体制, “重利轻义”,重眼前、轻长远的价值观,GDP导向的官员考核机制,以及发展中的众多深层次矛盾。政府对城市建设环境的愿景是“现代化”,对历史遗产和传统城市环境的价值观也缺乏应有的文化教育和价值导向。

或许正如文古清所说的那样,如果保护后的胡同、四合院成为了镶着铝合金、塑钢门窗,充满现代商业气息的小卖铺,或者是海内外富豪大亨们大门紧闭的私家花园,又或者是有钱人们晚间的停车场,那保护的意义又何在呢?

或可借鉴国际经验

著名文保专家徐湖平认为,文物保护在国外不外乎几种模式,一种是“罗马模式”,保留古城,建设新城。一种是“古巴模式”,即国家帮助一些老建筑的持有者进行房屋修缮,然后将一楼开发出来,二楼由持有者继续居住。还有一种是日本的“明治村模式”。“明治村”是日本一座集中明治时代建筑艺术和文物的博物公园,自1965年开放以后,日本各地要拆除的明治时代建筑物中有价值的都移建或改造于此。村内有57座建筑物,包括县厅郡舍、学校、医院、银行、工厂、监狱、教会、住宅等。各建筑物中,不仅家具陈设如旧,还展出许多与建筑有关的资料和明治时代的历史资料,使其成为日本明治时代社会的缩影。

在去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提交提案,建议借鉴国际上历史性城市保护的成功经验,在保护历史城区整体环境和文化遗存的前提下,完善市政基础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探索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居民参与的日常养护和整治方式。

而不管最终北京旧城保护采取哪一种模式,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这种“维新”与“守旧”碰撞下的隐痛,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本报实习记者 郭人旗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