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央企改革

发布时间: 2016-03-14 15:11:2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梁启东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央企改革,中国东北,体制机制,结构调整

体制机制矛盾突出,迫切需要改革

早在2004年,国家国资委就发布了旨在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的调整改造,搞好中央企业,壮大国有经济的《关于加快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调整改造的指导意见》。其中,很明确地提出了东北地区中央企业体制性、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主要是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在企业产权结构单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机制尚不健全,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思想薄弱。

二是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中小学校、公检法、医疗卫生等社会机构多,每年约需支付大量补助经费。

三是企业厂办大集体多,困难企业多,资产负债率高。

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状况普遍存在,专业化协作水平低,缺乏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科技开发能力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欠账较多,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

十多年过去了,上述四方面问题基本没有解决。而且有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且不说“出手阔气”、“天价酒”、“天价灯”等曝出的负面新闻,给民众造成的央企负面形象;央企的“恐龙病”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就给人们十分担忧。早在2012年就有专家尖锐指出,央企对地方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效率却不高:央企27万亿的总资产,净资产10.5万亿,而2011年的净利润不到1万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8.4%,剔除息税后的总资产回报率约3.2%,还不及银行的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3.25%高。实际上,2011年底,针对央企钱多且预算约束偏软,国资委就曾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央企加强关键指标的预算控制,包括加强投资项目的预算控制,严控亏损或低效投资,严控债务规模过快增长。

央地融合,不轻松的课题

2014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要求:“通过股权多元化等方式整合中央企业在东北地区的资源……研究中央企业和地方协调发展政策”。然而,在实际工作怎么,这个话题实在不轻松。

“条条块块”博弈,央企与地方争利。东北一直有一个“条条”与“块块”博弈的老话题。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应由地方政府来调控;但央企的人财物是独立运行的,并且着眼于全国进行产业布局,这是省级政府很难“插手”的。黑龙江省抱怨:我们是产油大省,但炼油能力都在外省,我们只是输出原料;辽宁省则认为,我们是炼油大省,但炼油能力与乙烯生产能力是60∶1,没有深加工的话语权。

与民争利,“挤出效应”严重。一个地区的资源、生产要素是有限的,这块多些,那块就少些。天量的央企投资,在很大程度会产生“挤出效应”,对于那些能够带来稳定就业、加大基础税收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因为资源和要素被挤占而只能被边缘化。金融机构有限的信贷资源会被央企“抽水机”瞬间吸走;当能源供应紧张之际,拉闸限电首先吃亏的总会是民营企业。在央企“巨无霸”快速发展的同时,是东北民营企业发展的滞后和营商环境的恶劣。2014年,全国五百强民营企业中,东北三省只有14户,其中吉林省仅一户,黑龙江4户,辽宁9户。要知道,辽宁2014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六位,像江苏、浙江进入排行榜的都在百名左右。

巨量投资,是一把“双刃剑”

央企投资,强化了东北的投资拉动结构。地方要发展,工业要振兴。这无可非议。在地方政府眼里,央企并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甚至是一种强大的政治资源。因此,都会千方百计吸引央企项目落地,什么“大钢铁”、“大乙烯”、“大造船”……在吸引央企时会开出有诱惑力的条件,会鼓励央企投资热情和投资冲动。但一次性的巨量投资并不一定总是好事。央企投资动辄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以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对地方经济而言,解决了GDP规模却无法同步拉动就业、消费等基本民生问题,以拉动就业来看,其杠杆率不一定高。辽宁抚顺上大乙烯,据说可以直接就业上万人,但是专业性很强,甚至连本科生都进不去,如何能解决煤炭行业枯竭留下的数十万矿工及其家属?如何解决40、50人员就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