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舆论旋涡中的高考加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 2014-07-10 18:41:22  |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高考加分 高考改革 分政策 高考招生 加分资格

利益驱使作假现象屡禁不绝

15年前,我就见过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作假的现象。当时有一批学生通过“无线电测向”比赛获得加分资格,其中一位由于该项目成绩“特别优异”而获得“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竟加了50分,被名校录取。

吊诡的是,这名学生平时并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与能力。对此,有教师和学生提出质疑,但据说该学生家长是当地教育部门“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且“手续完备”,最后不了了之。

因此,再看日前辽宁省本溪市高中和河南省漯河市高中“体优生”被查出作假的事件,总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高考加分作假看起来是个别学生目无法纪,违规操作,实则有着很成熟的运作手段,甚至很多考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如果认真调查,还会发现作假加分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钱、权”的影子,远非一般人能做到。有些学生的家庭本身就有体委、教育等政府部门的背景。

而之所以频现高考加分舞弊事件,主因还是利益的强烈驱动,极大地增加了上大学和上好大学的几率。一旦被查,处罚力度也不高,于是“前仆后继”,作假者络绎不绝。因为按现行的处理做法,对于高考作弊的考生,一旦发现只是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对于被替考的考生,被发现的代价是三年内不得参加高考;至于纵容作弊的监考老师和参与作弊的考生家长,也没有追究刑事责任。高考舞弊和高考加分作假的成本如此之低,导致一些考生及其家长甘愿触碰底线,违规事件屡禁不绝。

需要看清的是,高考考生一般已满18岁,完全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其选择作弊作假或者带着作弊通讯工具走进考场,是违法犯罪行为,而不是简单的“犯错”,是应负刑事责任的。对雇请替考者,比较合理的处理办法是永远剥夺高考资格;在校大学生参与替考,应一律开除学籍,并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对组织与参与作弊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也应一律追究刑事责任,严惩不贷。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高考加分作假,对于那些放任违规违法行为的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追究责任。

与高考加分有关的部门之间合作不够也是高考加分作假频发的原因之一。从现实来看,国家运动员的测试和发证是由当地体育部门负责的,科技类竞赛更多的是当地科协负责。由于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或不够,加上学校鉴别有一定难度,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为作假行为开了方便之门,有了空子可钻。

另外,高考加分作假现象不绝于耳,年年被曝光、被查处却年年发生,也与社会文化有一定关系。从现实角度讲,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十年寒窗不容易,到了关键时刻考生作弊作假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一时糊涂而已。媒体对高考之苦之难过度渲染,也让公众多了一份恻隐之心,反而模糊了底线,淡薄了法律意识,这也在客观上纵容了高考舞弊和高考加分作假等行为。(吴非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中退休教师)

加分作假动摇社会诚信根基

近日有媒体曝光,辽宁省本溪市高中和河南省漯河市高中多名考生在加分过程中存在作假现象,一时引起坊间严厉的声讨,同时也引发了对高考加分政策的忧思。

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透明、公正、公平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作为旨在选拔人才的高考,关系着千千万万考生的前途命运,其公平性备受瞩目。高考加分作假首当其冲的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考试原则,伤害了广大考生的利益。

从小处说,高考加分作假蒙混过关,使得违规者挤占了本该属于他人的录取机会,伤害了其他考生的切身利益。一些考生轻易被加上10分甚至更多,以此考入大学甚至进入重点大学。对于那些认认真真复习、勤勤恳恳苦读、老老实实付出的学生而言,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从宏观来说,高考加分作假也搅乱了教育生态。而任由不正之风肆虐,对当地的教育生态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而且,作为人才选拔相对公平的途径,当前的高考仍然是广大学子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是贫寒家庭实现向上层社会代际流动的主要途径。当本该提倡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被破坏,破碎的也不只是一两个考生和家庭意欲改变命运的梦想,高考本身存在的合理性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怀疑,产生诚信危机。

很大程度上,高考类似于交通规则,大家都遵守规则,方能实现道路畅通。高考加分公正、公平地实施,就像开辟专用车道一样,无可厚非,公众也认可。但是,当不该进入专用车道的车辆,违反规则而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且付出的代价相当低,必然产生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藐视交规,不遵守规则,最终马路上险象环生,整个交通秩序陷入瘫痪状态。

如果高考加分让不法之徒有空可钻,弄虚作假取代诚信成为社会上“吃得开”的规则,加分政策则背离了原来的良好初衷,好事成坏事,无疑使整个社会陷入全面的诚信危机,进而加大社会运行的成本,贻害无穷。

另外还要看到,高考加分作假对考生本人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正所谓被污染的土地上长不出茁壮的大树,太多的事实证明,那些依靠违规作假而考上大学的考生,并不会自觉地洗白,或者自动纠偏,从此以后堂堂正正做人,以己之正气,为社会和职场注入正能量。相反,作为整个事件的亲历者,由于尝到了违规或“潜规则”的甜头,看到走旁门的路子屡屡奏效,在未来的行事和处世方面,他们更容易、更习惯、更愿意继续遵循此类处事原则,将这种风气带入职场,自觉或不自觉地助长社会的不正之风。

这种负面影响在短期内或许看不出来,但随着带着“原罪”考入大学的考生们离开校门,走进社会,在日益放大当初屡试不爽的“潜规则”过程中,整个社会将不得不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为当初高考加分作假的恶果埋单。(闫涛 作者系渤海大学教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