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环评事件频发,制度如何“解困”?

2013年06月20日14: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解困 环评报告书 炼化一体化 建设项目环评 科技日报 排口 公众环境意识 环评法 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

■将新闻进行到底

———— 新闻缘起 ————

环评机构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

近日,河南省环保厅公布,在2012年考核中发现,20家在河南省备案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超越资质评价范围承接项目,或在环评中弄虚作假,或在环评中对项目污染物防护措施分析不到位,或公开与无环评资质的机构合作开展环评业务。

其中,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资源环境调查中心等9家环评机构在河南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6家环评机构除被通报批评外,还被取消在河南备案的资格。

环评机构弄虚作假的情况并非罕见,今年年初,环保部通报了环评机构专项执法检查情况。发现部分环评机构存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严,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公参材料等缺失影响了环评过程追溯等问题。

———— 公众反应 ———— 各地相继出现大规模群体事件

由于质疑建设项目环评等,2012年我国各地相继出现大规模群体事件。

7月2日,因担心四川省什邡市宏达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当地部分群众到什邡市委、市政府聚集,并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3日,什邡市人民政府表示,从即日起停止建设该项目,该市今后不再建设钼铜项目。

有网友反映王子造纸厂被江苏南通市政府批准,工厂污水排口在启东。7月28日,大量启东市民自发聚集并冲击市政府,表示对建设此项目的强烈反对。当天,南通市政府宣布,永久取消王子造纸排海工程项目。

10月22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部分村民连续抗议,反对建设宁波PX项目。28日,宁波市政府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

……

———— 专家建议 ———— 公众参与项目决策应放在环评之前

“什邡反钼铜、南通抗议纸企排污还有大连、宁波PX危机等,从发生到收场几乎都沿袭了同一模式。即某地被曝有重大污染项目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状态下准备兴建,激起当地居民强烈抗议,并发生群体性事件,当地政府宣布取消该项目。而当地居民首先质疑的是项目环评存在问题。”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杨朝飞认为,“公众参与项目决策应放在环评之前”“根本问题在于转变政府职能”“补偿受损公众的经济利益”“政府政策引导公众主动选择”的理念和作法应体现在《环评法》中。

“对国内外环评法制度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审批程序上的小区别,即企业是先找政府,还是先找居民?”杨朝飞说,

我国项目审批基本依靠政府。当企业要上一个建设项目时,必须首先编制环评报告书,然后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环评报告书,同时附有当地居民的民意调查结果。政府部门收到环评报告书,经初步审核后将部分信息对外公示,再依据情况作出审批决定。杨朝飞说,目前该审批过程存在两个薄弱环节:一是企业为了上项目,可能在民意调查结果上作假,而当地居民对上不上项目没有最终决策权;二是企业为了上项目,会以保密为名,尽量减少信息公开内容。结果企业上项目,主要做政府工作而不是做群众工作。民意调查流于形式,调查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如此做法为群体性事件爆发埋下隐患。

杨朝飞表示,在欧美国家,如果当地居民不同意,政府就不受理企业环评报告书,居民对项目具有至关重要的否定权。因此,企业做项目环评时,不是主要向政府机关报告,而是花费大量精力做当地社区居民工作。向居民们详细说明自己的项目不会污染当地环境,也不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甚至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很多好处。“先说服当地居民,再向政府上报环评报告,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审批,一旦环评报告被批准,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顺利了,因为当地居民的说服工作,之前企业都已经做过了。”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