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送孩子上学,不妨可以作为大学生“断乳”的一个缓冲期
一条“黄线”的做法固然是个创新,但未必能开启学生独立之门。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父亲送我上学的情景。那是我从农村老家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要是没有父亲相伴,我弱小的气力会因两大箱的行李而消耗殆尽,我会迷失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甚至不知道如何买票如何上火车。
现在回头想想,父亲送我上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当我与很多人交流这个话题时,他们都觉得,送,是一种娇惯孩子的表现。理由基本一致:孩子不小了,该自强自立了。但当我在大学同学里做了一个小调查之后,发现我们班50个人,没有一个是单独来上学的,要么是父母送,要么是哥哥姐姐或亲戚朋友送。而事实证明,由父母陪着报到的同学,如今的独立意识并不差。
在我看来,一次短暂的上学过程所能锻炼出的“自立”恐怕可以忽略不计。父母送孩子上学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对孩子入学生活的引导有着很大作用,这种价值未必就比那种期待的“断乳”小。
说到底,所谓大学生“断乳”,就是让他们由过多的依赖过渡到完全的独立,打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由以我为中心转变成能承担责任。父母送孩子上学,不妨可以作为大学生“断乳”的一个缓冲期,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在其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可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他们该独立生活的日子到了,但父母也并非从此 “撒手不管”。
在18岁这年,送孩子上学,也算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一份奖励,一个向导吧。
(邓子庆,媒体从业者)
一所大学以什么样的形式迎接新生,反映了它会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人
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所称,希望大学新生从独自报到开始,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可是,这仅仅是第一步,之后又该怎样走呢?高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从一名懵懂的高中生蜕变成长为一名健全独立的社会人呢?倘若对这些问题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和回应,那这根黄线无疑是一场招生秀。
现今在校的大学生多在18岁至22岁之间,正处在个人成长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年轻人最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逐步摆脱父母的监护,进入社会,成为独立的人。作为教育者,对此应予以关注和指导。心理“断乳”非朝夕之事,通过4年的大学生活,既要让年轻人拿到成绩优秀的大学毕业证,也要让他们拿到自理、自立、自强的毕业证。尤其从高中生迈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让父母们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学校的手中,要让每一位年轻人树立起自立的意识。而要达到这样的初衷,一根黄线远远不够。
一所大学以什么样的形式迎接新生,直接反映了这所大学会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培养人。我认为,在新生入校的第一步上,首要的便是沟通,既是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又是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也是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大学与高中最大的不同之一,便是家长与学校的交流少了。学校为何不借新生入校,也把父母请进门,与孩子一起就培养教育促膝长谈呢?
譬如,去年复旦大学入学时举行的“校长-家长交流会”,通过沟通,促进了解,形成共识,进而让新生树立起自我意识,让“我是大学生”的种子在每个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而新生教育便以开放、主动的交流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开始了。
作为过来人,我常常想,倘若在大学生活开始不久,大一学生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参加一场大学毕业典礼,这对于每位在校的年轻人而言,都将会是一笔莫大的人生财富。在毕业典礼上的学子们,已不再是刚刚踏进校门的高中生,而是即将迈入社会的人,正是这种身份变换,酝酿出了那饱含激情的欢笑和满怀感恩的泪水。对于旁观的大一新生而言,学长的寄语誓言、老师的拨穗授证、校友的感人事迹、校长的叮咛希冀等等,无不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这种尝试,未尝不是高校对新生教育的一种探索。
(李子凡,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