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微博冲击波:全民皆"记者" 记者怎么办

2010年11月27日16: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微博 广州亚运会 记者 亚运微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在中国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上,广州亚运会还是首次与微博社交新媒体实现如此深度地融合。而亚运微博带来的冲击波,效应也是多方面的。对观众而言,从此告别了被动观赛的方式,可以主动发言、参与监督、表达心情;对运动员而言,不用等着媒体来采访,就可以把自己的状况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则要面对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当人人都成为信息传播者,而且又快又鲜活,记者该怎么办?。

实际上,国际传媒界早就意识到微博的冲击力。世界知名传播集团WPP的首席执行官马丁·索雷尔曾描绘过未来网络奥运、手机奥运的蓝图: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认真收看节目的场景越来越罕见,如今的人可以边看电视,边听音乐,边上网,没准同时还打着电话。路透社总编大卫·施莱辛格早就表示,新媒体的渗透不可阻挡。他甚至预言,今后奥运会的最快报道并非来自官方渠道,而是观众席上用手机上微博发消息的人。

的确,鉴于微博的巨大影响力,传统媒体无法对微博视而不见,而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广州亚运会报道中,不少报纸都开设了亚运微博栏目,撷取微博中的精华来丰富版面。以微博为代表的全新社会媒介,在大赛包括亚运会期间扮演着和传统媒体的互补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运动员与网民互动对话更便捷,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沟通更迅速,报道的视角和维度也更加多元。

当然,使用不好,微博也会成为一把双刃剑,中国男足门将王大雷就栽了跟头。他在输球后通过个人的新浪微博辱骂球迷,结果成为众矢之的,弄得灰头土脸。看来,使用微博也要遵守基本的规则,而运动员如何使用微博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