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核心提示
“女大学生”究竟惹了谁?
近年来,但凡跟“女大学生”沾上边的,都是“负面消息”,且层出不穷。近期表现得尤其突出———一则5年前的旧闻,突然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被疯狂转载,引来评者无数。
如果你稍加注意,一定留意之前那则流传更广、争议更大的张艺谋关于90后女生的“清纯说”。之后,各大网站的头条均与之有所关联,不是“学生人流月”,就是“包养帖”。更早前是7月底网上流传的“上海女大学生包养价格表”。
或许,这才是“学生当二奶搞一夜情将开除学籍”悄然“复出”的源头。那么,高校出台系列规则制度,能否真正钳制女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危机和现实背景?
相比而言,这个现象更值得警惕———女大学生为什么总和密集的负面新闻捆绑在一起,跟二奶、小三,情人等不道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除了反映出世风的焦虑;同时也给人错觉,似乎中国女大学生已经全面进入道德沦丧的时代。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妖魔化呢?
学校禁令
都是治标不治本
李婉娇西南大学学生
早些年曾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如果你想让一件事情风靡满堂,那就做一件事,禁止它。所以禁书得以流传,禁片得以驰骋网络,禁止的外网吸引数以万计的群众翻墙而入。这和学校颁布禁令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