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全球金融划时代的一年,标志着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5年以前大公司CEO要比投资银行家赚更多的钱,金融精英和实业精英在收入上的差别是一到两个数量级的。但是在2005年,有四个投资银行家和基金经理的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从侧面说明金融对经济的影响在此形成了一个分水岭。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流动性今非昔比。流动性是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之间的匹配问题。微观的流动性指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但对宏观流动性不适用。
以前说的流动性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但现在新兴市场国家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事实上,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变成了资本输出国,这是现有的经济学模型所不能解释的。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输入资本。从2002年开始,新兴市场国家的储备增长很快,新增外汇储备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5%。在2006年第四季度,仅中国内地、中国台湾省、印度、韩国、泰国五个经济体就新增了11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中中国内地新增外汇储备780亿美元。
新兴市场国家变成资本输出国,引起了全世界宏观经济政策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逐渐推进资本账户的开放,比如从2007年2月1日起居民可以购买五万美元的外汇。新兴市场国家变成资本输出国是过去二十年全球化带来的结构性的变化,是以前没有经历过的。
资产缩水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输出的主要途径是中央银行。这些资本输出的特点是数量很大但对冲不足。过去大家觉得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不足,因此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危机、土耳其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国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些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成了资本输出国,但也面临另一种风险。
新兴市场国家原来的风险存在于负债方,一旦发生流动性冲击,负债方会变得很大,导致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而现在这些国家面临着新的危机,即风险从负债方转移到了资产方。外汇储备基本上只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这与私人投资是不同的。如果美元利率调整或美元下跌,新兴市场国家没有对冲的外汇储备,可能面临大量的损失。由于有些新兴市场国家基本面不是那么好,将来可能会出现隐患。
由资产缩水带来的危机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由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都在输出资本,而可以投资的项目却不多,导致了固定收益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例如由于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投资,导致美国的收益率至少降低了25个基点,资本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接近1.1万亿美元,占GDP超过40%。假设其中60%投资于美元。如果美元贬值10%,资产损失占中国GDP的2.4%。美元贬值10%的可能性是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