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发”对亚洲迁徙水鸟及其栖息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2 17:15:3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曹 垒、孟凡娟、赵青山  |  责任编辑:孔令瑶
关键词:水鸟,迁徙,湿地,保护,卫星追踪,流域综合管理

提出鸟类及其栖息地同步监测的理念,牵头组建国际合作团队,引领建立亚洲最大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

基于保护鸟类栖息地就是保护鸟类这一思想,我们提出鸟类及其栖息地同步监测的理念,将亚洲鸟类运动生态遥测数据和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征相结合,开展了鸟类及其栖息地的监测、研究和保护工作。

引领建立亚洲最大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

基于学科交叉的优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合 10 个国家中的 20 个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于 2013—2020 年在 14 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蒙古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丹麦、德国、冰岛、英国、芬兰、美国、中国和中国香港)合作开展鸟类野外追踪工作。追踪大中型鸟类 140 种,获得数十亿条鸟类行为数据、位置数据和对应环境(温度和光强)数据。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也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鸟类多样性监测专项网”,基于生物遥测技术推动鸟类迁徙规律的监测与研究,阐明环境变化对鸟类运动模式、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基于上述这些工作,笔者团队主持建设了目前亚洲最大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包括鸟类遥测实时动态数据库、鸟类野外观测静态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和生态类型数据库等,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主要的迁徙通道,合作探讨了东亚鸭科鸟类的迁徙路线、种群趋势、所利用生态系统特征,并针对下降种群提出了保护建议。鸟类迁徙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其体内储存的脂肪,因此物种迁徙时长主要是由停歇地补充能量所需要的时间来决定的,即栖息地质量。在深入研究了鸟类多样化的迁徙策略后,依据现有的经典迁徙理论,如春季迁徙的时间最短理论、秋季迁徙的能量最小理论和鸟类追随食物高峰期迁徙的“绿色波浪理论”等,发现迁徙策略的决定因素尚难以给出统一的解释,这也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上述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亚洲水鸟的监测、研究和保护。

中国是鸟类亚洲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

亚洲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大型鸟类(水鸟和猛禽等)卫星追踪的结果,秋季时,在俄罗斯北极苔原带和针叶林、蒙古高原,以及中国东北地区湿地繁殖的大型鸟类,大都经过中国到东亚(包括中国)、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越冬。

我国幅员辽阔,且冬季 0℃ 等温线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和长江之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亚洲鸟类迁徙路线的中心位置,南来北往的鸟类大多数要经过中国。因此,中国是鸟类亚洲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即鸟在非繁殖季节所利用的最重要区域。通常,鸟类迁徙的春季停歇期在每年的 3—5 月,而秋季停歇期在每年的 9—11 月,越冬期是每年的 12 月到翌年 2 月。由于我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大型鸟类中的大多数迁徙主要经过东部地区,这可能与东部地区泛洪平原的富饶,以及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等形成的地理屏障有关。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