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核心要素

发布时间:2019-09-17 10:58: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韩秀成 王淇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核心要素,应对之策

走向国际:将美国做法推向世界

以《知识产权协定》的制定为契机,美国将贸易与知识产权挂钩的做法写入了国际条约,并以此不断推高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准,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推动全新知识产权秩序的形成。此后,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逐步完善,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要,贸易摩擦往往伴随着知识产权争端。从这一时期开始,知识产权已然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要素,地位与日俱增。

将贸易写入 TRIPs 协议

经济全球化造就了一个全球经济和市场,强化了经济强国对全球经济的控制,某种程度上全球化被称为“美国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则改变了知识产权相关的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产业界积极寻求知识产权的强保护,其游说推动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谈判东京回合接近尾声时将知识产权与贸易挂钩。1984 年,美国政府第一次正式将知识产权与贸易联系起来,其颁发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与美国产业全球竞争力之间的关键联系。

在这一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通过将知识产权国际立法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转换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ATT/WTO),产生了空前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发展中国家中以印度和巴西为首,联合反对推高知识产权保护标准,但是美国运用“301 条款”等手段威胁对其进行贸易制裁,致使其无功而返。

以美国和巴西之间的知识产权争端为例,1984 年,巴西为鼓励信息产业本土化修订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将原有的限制制度化,并在某些领域基本禁止新增外资,从而引发美国“301 调查”的一个典型先例。1989 年 6 月,美国针对影响信息产业的进口数量管制及许可措施再次向巴西发起“301 调查”。1990 年,巴西修改相关法律取消进口管制措施,美国随后停止制裁。1993 年,巴西被美国列为《特别301报告》中的重点国家(PFC)而再次受到“301 调查”。1994 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依据巴西政府做出的保证和政策修改而终止了该调查;作为交换条件,巴西也放弃了知识产权方面的反对立场与主张。

知识产权“热战”是这个阶段的鲜明特色。美国以贸易制裁手段作为威胁,成功将知识产权纳入多边世界贸易体系,并且适用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双边的摩擦与争议。

<  1  2  3  4  5  6  7  8  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