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 6 周年之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19 年 4 月27 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主持会议并致辞表示,“我们再次举行高峰论坛,就是希望同各方一道,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2019 年 4 月28日,习近平出席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国新办举行的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负责人姚檀栋院士介绍有关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时表示,“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已经不光是我们国家的,而应该是全球生态环境保护,这也是写进十九大报告的。这是我们国家生态保护的新理念,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成为生物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并处理好“一带一路”倡议与生物多样性的矛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的工作重点之一。
生物多样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愈来愈显著的影响,打破了生物多样性相对平衡的格局,造成的影响包括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同时,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以及动植物疫病等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威胁到生物物种的生存与繁衍。本文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优先的情况下所面临的困境,在分析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下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这一基础研究的重视,以及中国科学院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部署,探讨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发展战略目标、全球保护生物学的相关计划及所包含的相关举措、实际效果以及可能的政策结果,即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支撑和保障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