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国家的科研组织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发达国家较多采用“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围绕某项具体研究任务,成立跨部门、跨机构的研究团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合作。这样既保证了科学研究自由探索的需要,也顺应了“大科学”时代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相互融合的需求。世界一流大学很少留自己的学生任教,就是为了避免学术领域的“近亲繁殖”;同时也更加尊重职业生涯的学术自由。从合作网络的分布特征看,国外相同师承的合作并不显著,强强联手的情况则更为普遍,合作规模和合作程度都更为广泛和深入。Newman通过对美国 LOS ALAMOS 电子期刊的系列研究论证了科研合作网络的这一特点。国外研究合作网络存在一个涵盖多领域的超大连通网络,几乎所有的作者彼此之间都可以相互连接,互动多,联系紧密。这既有利于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有利于创新思想的激发和传播。
在项目资助方面,为了消除资源过度集中于极少数机构,以“研究卓越计划”(Research Excellence Initiative)为代表,很多资助计划都采用广域资源分配机制,克服评价标准中过分强调前期表现的问题,而是更加倚重对未来的目标设定与绩效评估,以实现公平竞争和资源合理分配的平衡。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采用的扁平化组织模式,为了能够将资金用在有望实现突破的项目上,降低风险、促进团队间的竞争,在遴选机制上并不是挑选技术成熟的“赢家”,而是往往选择资助互补性技术方案,同时资助没有关联的不同研究者从事同一个项目,最后集中各方案的优点,从而保障项目创新绩效的最优化。科研组织方式上的科学性和优越性,直接推动了科研事业的发展,既保证了科研机构的学术自主性,也实现了整体科研能力的提升。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知识生产模式发生转型,知识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们通过各自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在合作与交流中产生。在科研组织形式上出现非等级化、异质性和多变性等特征,跨学科学术组织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机构。发达国家矩阵式的科研组织模式更有利于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而我国传统的“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科学研究的壁垒。由特定专家的专业兴趣和团队主导的模式不利于“大科学问题”的研究,由单一学术“圈子”为核心的评审机制和评价方式也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研组织模式的改革,将有助于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