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文化与“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6-24 13:39:54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林慧 袁秀 贾佳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科学文化,家族式,组织模式

“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的利弊分析

当前,“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的大格局在我国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其存在和发展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从微观个体层面来讲,“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对于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有一定正面意义科研人员借助“家族力量”发展了自己的学术事业,同时也为所在科研组织的壮大和学术能力的提升贡献了力量。青年科研人员在开展专业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学习—探索—积累—创新等不同阶段。在科研生涯的初期,来自导师和科研团队的引导和带领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对科研范式的理解,还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科研组织内部的“师承关系”。有学者通过对某科研单位 2013—2017 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平台发表论文情况的分析,利用 Gephi 软件绘制了科研合作网络图。网络中节点的集聚系数反映节点间的关系紧密程度,该系数表示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形式。结果发现,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科研人员对应不同的集聚系数,形成的合作网络结构多样。导师更倾向于和自己的学生合作发表文章,其中既有典型的师生两两合作,也有师生多人合作。同时,导师的引领作用也为学生的学习时期和职业生涯早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观学科层面来讲,“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不利于合作网络的建构,加强子系统间的连通性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同样以专业期刊数据为样本,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模式进行实证分析。以“coast”和“nearshore”为主题词,查找 1991—2018 年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库内期刊上的文章,对作者单位中有“China”的 6 217 篇文章进行分析,除去无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单位与作者信息不一致的文章)和作者只有一名的文章,剩余 5 414 篇文章,共有 34 542 个作者,作者间 140 350 个关系对。对其作者间形成的关系网络进行分析,计算网络节点(学者个人)与(整个)网络特征。用网络聚类系数表示节点聚集程度,衡量网络关联性,该系数值越大代表节点交互关系越大,说明网络越复杂。用网络密度表示作者之间实际联结程度,数值越高则网络的联结密度就越大。通过计算发现,中国海岸带作者群网络整体结构较为松散,表示以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科学家为核心建立了复杂的子网络系统。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各子网络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增强网络连通性,带动该领域不同机构间的交流,共同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从宏观国家层面来讲,“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的弊端带来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机构间流动,制约了一部分有能力但不是“家族成员”的科研人员发挥才能,影响了整体创新资源配置的效率,不利于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效率的提升。我国的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长,但在当前的经费分配机制和各类科研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下,科研合作网络往往倾向于同一科研机构或同一学术网络内部的合作。为了获取经费、获得奖励,科研人员往往需要进入一个个“圈子”,实现资源互换、利益共享。这些“圈子”又形成了不同“段位”的“梯子”,每一个“台阶”意味着更多的利益和资源。“家族式”科研组织模式,一方面导致创新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家族”的名望越大,能够争取到的资源就越多,“家族”之外的创新思想获得资助的机会相对越小;另一方面,在项目申请时,通常会考虑“家族”中各成员能够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因而对科技前沿的开创性探索往往会受到制约。此外,对于科研人员来讲,受所获取资源的限制,研究工作要服务于项目的总体设计,真正的兴趣导向研究很难开展,长此以往将影响整体创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  1  2  3  4  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