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与拐点研判

发布时间:2018-12-17 11:26:4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黄宝荣 刘宝印 洪志生 王鑫 樊杰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演变,拐点,预测,指标体系,改革开放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与拐点研判

不同领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与拐点研判

大气环境质量

我国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细颗粒物(PM2.5)等常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指标正在逐步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污染未见明显改善,臭氧(O3)污染仍在加剧。VOCs 包含 100 多种常见化合物,涉及上百个行业,排放点源多而分散,无组织排放严重,难以集中有效收集处理,减排面临巨大的挑战。O3已成为继 PM2.5后困扰城市空气质量的另一种二次污染物。2013—2017 年,全国实施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的 74 个城市 O3污染明显加剧。O3的生成与 NOx和 VOCs 等其他大气污染物相关性较大,原因复杂,防治难度大,未来一段时间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综合考虑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趋势和各种影响因素,预计我国基于常规监测指标的大气环境质量拐点将出现在 2020—2025 年;但要想实现从污染峰值到治理实现较好的、能够让公众满意的大气环境质量要到 2030—2035 年;而考虑到 VOCs、O3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新因素的质量拐点则要延迟到 2040 年前后。

水环境质量

我国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等常规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已进入持续下降的通道,伴随的是全国河流断面水质优于 Ⅲ 类的断面百分比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湖泊与湿地水环境质量受换水周期长以及底泥、湖泊沿岸历史累积的污染物影响,尚未出现持续、明显的改善趋势。如果将一些当前未监测、未管理的新型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等考虑在内,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环境质量将进一步恶化。做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 4 个原因:①目前我国一些流域已经受到这些新型污染物的严重污染;②针对这些污染物的研究不足,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和成本可控的减排和治理技术;③这些污染物尚未受到政府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④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具有累积性。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我国基于常规监测指标、公众感知和考虑新因素的水环境质量拐点将分别出现在 2025—2030 年、2035—2040 年和 2050 年前后。要想在 2035 年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性转变、2050 年达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还需付诸较大努力。

土壤环境质量

据 2014 年全国土壤污染调查资料,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金属、酞酸酯、抗生素、放射性核素、病原菌等各类污染物仍以多形态、多方式、多途径进入土壤环境,使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在扩大、程度在提高、危害在加剧,土壤环境问题呈现多样性和复合性的特点,风险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使一些被土壤吸附的污染物由固定态转变为游离态被释放出来,加剧土壤环境风险。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土壤环境质量存在进一步恶化风险。

相对于大气和水环境,实现土壤环境质量拐点的难度更大。预计基于常规监测指标、公众感知和考虑新因素的土壤环境质量拐点将分别出现在 2040 年左右、2050 年左右和 2050 年以后。土壤污染将成为未来我国建设百年强国、建成“美丽中国”的重大瓶颈问题,需要做好中长期污染防控部署。

农村环境质量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面临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均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成分日趋接近城市水平。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种养业的快速发展,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剧增。农村环境面临点源与面源、生活和生产、外源性和内生性污染共存的局面。由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分散,各类污染物集中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尽管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但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环境仍在恶化。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及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农村环境恶化的趋势将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得到缓解。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预计基于常规监测指标、公众感知和考虑新因素的农村环境质量拐点将分别出现在2025—2030 年、2030—2035 年和 2050 年前后。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