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锐意改革敢为人先  矢志创新科技强国

发布时间:2018-05-10 17:57:12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白春礼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机构

开启新征程,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2016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回望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纪念“科学的春天”40 周年,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传统中提取养分,始终牢记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理念,进一步弘扬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目标,为我国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瞄准我国科技创新短板,切实增强科技供给能力,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指导科技创新发展。从美国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封锁打压中,我们痛切感受到科技界的责任和压力。必须从维护国家长远发展和战略利益的高度,明确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同时,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找准和解决制约国家战略利益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协力攻关,务求突破,尽快补上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要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补齐原始创新能力弱、原创理论少的短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补齐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短板;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补齐科技供给能力弱、对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不足的短板。要从创新系统工程的高度抓好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高技术和工业化持续发展的问题,切实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切实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条件下,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的需要,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提升科技供给的质量和数量,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基础上,围绕国家“两步走”发展战略,系统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着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方向,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前瞻研究并提出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和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任务,引领带动我国早日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

深刻认识国际形势和世界科技创新战略格局,明确科技创新方位和方向,抢占战略竞争制高点,拓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过加快科技创新以获得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世界各国寻求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战略选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文化和政治格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抢占创新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当前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抓住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抢占国际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同时,作为具有光辉灿烂文明的世界大国,中国要为人类实现共同进步、应对共同挑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新的重大科技贡献和知识贡献。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要以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契机,深入总结 40 年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破解束缚科技发展的瓶颈和问题。要坚持不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创新孤岛”,拆除“创新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现代金融间的良性循环。要准确把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集成全社会优势资源建设国家实验室,按照“高起点、大格局、全链条、新机制”的思路,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统筹推进科技资源配置、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等方面改革,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壁垒,最大限度地激发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积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创新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科技创新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遵循科研工作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流动、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上,不断完善机制、创新制度,尊重科研人员的首创精神,形成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新思想充分涌流、创新成果持续产出的生动局面。要着力解决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在一些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大力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尤其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能够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高水平人才。要继续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培养国家发展最急需、最紧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广大科研人员要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虚怀若谷,甘为人梯,知人善用,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年轻人在国家创新事业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弘扬科学精神和专业主义,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要坚持“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弘扬“科学精神、专业主义”,发扬“革命加拼命”的作风。坚定创新自信,倡导锐意改革,力戒“跟班式”研究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敢于创新、善于合作的学术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致研、潜心创新,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和学术权威,勇于开拓新方向、拓展新领域。倡导协作开放、加强国际交流,进一步构建完善“充满活力、包容兼蓄、和谐有序、开放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厚植有利于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回顾过去,科学技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面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更将承担前所未有、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放眼全球科技竞争大格局,对照国家创新发展新要求,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更加昂扬的斗志,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努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白春礼   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3 年 9月出生,辽宁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 10 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微纳协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国科学院院刊》主编,若干化学和纳米科技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的共同主编或国际顾问编委。《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