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亚东地区边界历史演变与地缘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7 09:29:5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葛全胜 何凡能等  |  责任编辑:马骅
关键词:边界,历史演变,地缘政,亚东地区


1792—1890 年亚东周边边界及地缘政治

1792 年边界的正式勘定

1788—1792 年,廓尔喀陆续入侵西藏各藩属地区,并因税收等问题与西藏地方政府发生矛盾,遂大举入侵西藏。在福康安率兵反击下,廓尔喀被迫向清廷乞降。按清乾隆帝要求,福康安及驻藏大臣和琳在西藏西南设立了十余处界标,使得“所有唐古忒西南外番布鲁克巴、哲孟雄、作木朗、洛敏汤、廓尔喀各交界均已划然清楚”。

根据《卫藏通志》卷二“疆域”的记载,新勘定边界的细节如下:“自干坝至洛纳山顶、丈结山顶、雅纳山顶,设立鄂博,此内为西藏境,此外为哲孟雄境。又自帕克哩至支木山顶、臧猛谷山顶、日纳宗官寨,设立鄂博,此内为西藏境,此外为哲孟雄、布噜克巴二部落境。”据1794年西藏地方政府所上鄂博呈文,洛纳山顶、丈结山顶以及纳金山顶三处系位于帕里宗西北侧干坝宗辖区与锡金交界地,雅纳山顶、臧猛谷、日纳宗官寨以北以及支木山顶顺小河一带四处为帕里宗辖区与锡金交界地。1792年后,西藏、锡金、不丹三地的边界轮廓在相当长时间内如1895年英国编制的《印度及其以北地图》(图2)所示。

19世纪亚东周边地缘格局及影响

在 1792 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颁行后,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管理逐渐“内紧外松”:一方面,一切外事交涉权统归驻藏大臣负责,对境外入藏制订严格的管理章程;另一方面,不再介入“外藩”间纠纷,各部“求赏求兵,一概不准,或战或和,一概不问”。这样,清廷主动削弱了自身在喜马拉雅山区对锡金等藩属的影响,使得他们逐渐倾向英国政府。同期,英国却凭借武力频频出击,抢占资源。在上述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喜马拉雅各邦丧权失地,先后成为英国附庸。尼泊尔在 1814—1816 年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东印度公司,外交自此受其监督。锡金也因为 1817 年《梯塔利亚条约》、1861年《英印锡金条约》的签署而变成英国附庸。不丹在 1865年《辛楚拉条约》签订后,也丧失大片领土,开始在内务上受到英国的强力干涉。

总之,西藏、锡金、不丹之间传统的“宗藩”间边界在 1792 年经过实地勘察后而正式确立,但半个多世纪后,该边界却因为英国逐渐控制了整个喜马拉雅山区而转变成国界。

1  2  3  4  5  6  7  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