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握朴实无华的金银花,刘嘉坤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走过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刘嘉坤让所有人看到这里的美丽。一花一山一人,从山顶的石棚到首都的大会堂,刘嘉坤一生都在为这里的一切努力着。不管是他在田间的满身尘土,又或伏案疾书的双鬓斑白,他胸前的国徽会一直金光灿灿。中国网 郑亮摄影 |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刘会)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启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推进精准扶贫,打场漂亮的脱贫致富翻身仗,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衣”“摘贫帽”“除穷根”呢?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沂蒙革命老区九间棚村的脱贫攻坚之旅,为“精准脱贫”提供了一个成长样本。
记者:您好,80年代九间棚村是临沂出了名的穷山村。当时到底穷成啥样?
刘嘉坤:80年代整个国家都很穷,农村肯定更穷,像我们这种处在山洼里面的小村子就更不例外。那时,整个村子四周都是秃山荒岭,山高壑深、坡陡弯急,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能与外界相连,要想出远门,上下山怎么样也得走上一天左右。全村44户,累计177口人,几乎家家都是贫困户,人人都是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不过百元,过得差不多还是远古时代的山野生活。
我们住在山上,靠的基本都是种植果蔬过日子。想买点肉吃,就得拿种植的黄梨担到山脚下的集市去换。这山路到处都是石缝,下雨也蓄不住水,种的黄梨根本就干涩难入口。果农们担着黄梨,杵着竹竿下山,一不小心黄梨就洒落,滚落石缝中,摔得稀巴烂。别人卖一毛钱一斤或是8分钱一斤,我们就只能贱卖,连3分钱一斤都没人收。
就这样一直穷着,到1984年,我当上了村支部书记,村里好几个大龄单身汉常常和我抱怨说,穷得讨不上媳妇,还总是遭人暗地嘲讽。一有远村来给姑娘找对象的,我们都是举全村之力把能显摆家底的东西都掏出来,拉到一家去,充门面。
记者:那是什么原因让您下定决心改变这种贫困的状况,让群众的日子好起来、富起来的呢?
刘嘉坤:让我萌发改变现状的念头可能还得追溯到我17岁那年,那时,父亲白天忙着开山、挑石、劈路,晚上急着休息,吃饭太快,半夜突发腹部疼痛。我母亲摸黑叫上邻里几个壮汉,赶忙把父亲抬下山,去乡镇医院接受治疗。夜间,山路本来就不好走,加上连夜大雨,山路打滑的厉害,紧赶慢赶,到医院已经是第二天午后。经诊治,父亲患上急性阑尾炎,但因路上耽误错过抢救时间,最终离世,那种痛到今天我都忘不了,穷得竟然连患阑尾炎都能死人。和村里同龄人谈心的时候就说,等以后成了家,有了男孩就送出去,女孩就嫁出去,不在这个穷山洼里面待,也真的是待不下去。
真正开始下定决心想起改变还是在我1984年当上了村支部书记后。县里开会,我们村最穷,只能坐在最后,提问也根本没人搭理;食堂开饭,我们只能最后吃剩的饭、冷的菜。周围村子都认为九间棚村人“穷命”,就应该受这份“穷罪”、“穷气”。那个年代,穷就算了,但“穷气”真让人受不了。我就想,村里真的需要有个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明白人”,我这个村书记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