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推进领导思维从革命走向执政

发布时间: 2014-09-10 16:10:42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陈锋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知识分子 革命 执政 领导思维

领导思维从革命走向执政: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解读

一、一个非常迫切和重要的特殊问题

新中国成立65年了,历史经验教训值得不断总结。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随着形势、任务、问题的转化,领导思维和领导方式需要相应转化。转化好了,形势光明、任务完成、问题解决。否则,容易发生曲折、挫败、损失。举例中国知识分子问题,这个道理显明可见。

1984年国庆大典后的第二天,邓小平特意会见参加国庆活动的外籍华人科学家。邓小平在会见中说:今天同你们见面,是对你们付出的知识和劳动表示感谢。为开拓新的局面,也希望你们今后付出更多的知识和劳动来帮助我们。他严肃地指出:“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我们至今还没有解决好。解决这个问题非常迫切和重要。”

回顾历史,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西方文化的传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兴起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成为拉动中国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无役不予,发挥了社会变迁主导者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立,都是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之。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照阶级分析,即从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来看,视知识分子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社会力量,绝大多数被看作中国革命的同盟军。建设时期,由于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思想的经济基础已经基本上消灭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知识分子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精神文明生产者,理应成为劳动人民的中坚。但是,由于固守阶级斗争的思维藩篱,党没有及时转变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属性认识,没有正确调动起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却把知识分子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的诱发力量,进行不间断的“改造”,直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严重挫折。

1975年1月,四届人大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世纪任务。之后,时任“三副一长”(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大刀阔斧着手全面整顿,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邓小平整顿科研,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做了初步端正。1977年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首先从科教工作拨乱反正做起,进一步转换领导思维和领导方式,从共产党执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要求出发,下大力气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扭转了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受歧视,中国现代化建设动力不足的局面。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