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前哨”阿拉善沙漠生态修复之路

发布时间: 2014-08-27 09:40:03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焦梦  |  责任编辑: 魏博
关键词: 治沙 阿拉善沙漠 生态修复 经济效益 荒漠化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左四)向奥伊斯嘉阿拉善沙漠生态研究研修中心授牌。中国发展门户网 焦梦摄

多种尝试为农牧民增收

奥伊斯嘉沙漠生态研究所目前掌握的肉苁蓉种植技术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可以达到95%以上的出苗率。通过延长产业链的办法进一步提高肉苁蓉的“身价”,帮助农牧民增收。

由于近几年禁牧政策,农牧民无法放养绵羊。奥伊斯嘉因此尝试饲养鸸鹋替代传统的牛羊等经济动物。鸸鹋是一种火鸟科的杂食动物,人类食物残渣等都可作为食物投喂,饲养成本低,而出肉效率更高。此外,鸸鹋可以在零下40度的恶劣环境中生存,能够适应沙漠昼夜温差大的不利条件。“更重要的是,鸸鹋耐饥耐渴的特性无需饲喂草料,可以节约水源,尽量减轻饲养牲畜给沙漠带来的环境负担。” 富樫智博士说。他希望将来能够在干旱地区将这一模式推广。

此外,他们还在实验土袋栽培耐旱西红柿、试种红薯等新品种,寻找最适宜当地生长、不造成环境负担的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

富樫智同时指出,恢复生态特别是恢复原有的生态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为当地土生的猫头鹰、狐狸等草原鼠兔的天敌已基本绝迹,人工种植的梭梭林面临草原鼠兔的巨大威胁,许多尚未长成的梭梭苗被草原鼠兔蚕食一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鼠过度繁殖问题,必须通过自然平衡而不是播撒农药和鼠药的方式,逐步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富樫智认为。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