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有30年树龄的梭梭能够固定15平米的沙土。中国发展门户网 焦梦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焦梦) 2014年3月起,由民政部支持、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参与实施了“阿拉善生态修复减贫示范项目”,旨在通过免费传授牧民种植梭梭以及肉苁蓉的接种技术、免费提供种苗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牧民在荒漠、半荒漠地带种植梭梭,恢复当地的生态植被,并成为牧民提高收入的有效途径。
项目实施5个月来,阿拉善地区生态治沙和开发致富的效果如何呢?记者跟随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一行,对阿拉善地区进行了实地探访。记者在当地获悉,截止今年8月,“阿拉善生态修复减贫示范项目”已在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巴彦诺日公、苏海图和头道湖地区完成50万株梭梭的种植,种植面积约300公顷。
“我们希望该项目可以把开发扶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引导牧民抛弃过去过度放牧的生产方式,实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介绍说。
治沙“前哨”:阻断和控制中国荒漠化
阿拉善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即将交汇处,是阻断和控制中国荒漠化最重要的“前哨”之一。
阿拉善盟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陶格日勒认为,目前阿拉善地区生态呈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急需找到一条既能解决农牧民生计、又减少环境损害的生态治沙之路。
“这里年平均降水不足150mm,蒸发量却高达3000mm。过去在‘人定胜天’思想指导下,人们在不适宜栽种树木的地方盲目种树改造荒漠,由于水源减少、人工管护不及时等原因最终导致大片人工林逐渐枯死。这一深刻教训启示我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通过退耕还草、人工补种、飞播等方式,恢复当地物种,重启生态循环。”陶格日勒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