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010年,宁夏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15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556亿元,分别增长37.8%和29.9%。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 80%以上。10项民生计划 30件实事全部完成,建设廉租房 1.4万套、经济适用房 1.8万套,安置生态移民 4.1万人,有效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用于农业、教育、社保、医疗、保障性住房、公共安全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近七成,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五)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2010年,宁夏加强节能减排的预警和调控,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条铁律 ”,统筹建筑、交通、公共机构节能,实行区域、行业能耗总量控制,对高耗能企业采取阶段性停产措施,全年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4.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2.6%和1%,全面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在全部县(市)建成污水处理厂,人均污水处理能力走在西北地区前列。新造林地 14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 1000多平方公里。
专栏 2:大力实施移民扶贫开发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宁夏中南部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干旱中心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宁夏的45.7%和42.6%。建国 61年来,干旱年数达 47年,极度干旱缺水导致土地瘠薄,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缺乏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
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夏中南部干旱带经济发展和群众生存、生活问题,达到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1983年以来,宁夏依托引黄河灌溉区和大中型水利建设,采取整村搬迁、集中或插花安置等形式,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扶贫开发建设。按不同时期组织移民的不同方法和政策,宁夏的移民扶贫开发先后经历了移民吊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大型移民区、国家异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和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四个阶段。
经过 20多年的建设,移民扶贫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极大解决了生存问题。累计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的移民安置区 75处,搬迁、安置困难群众 81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1/3,移民人均获得 2.5亩水浇地,靠天吃饭的生活状态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有效解决了生态问题。移民搬迁后,缓解了迁出地的资源承载压力,通过保护植被和退耕还林还草,有效恢复了自然生态;三是初步解决了发展问题。移民安置区特色农业产业、人力资源培训和便利设施为移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四是逐步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通过搬迁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对逐步缩小区内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移民扶贫开发建设过程中,宁夏各级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移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自身职责和地区发展实际,积极服务,大力支持,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来,各级人民银行深入移民地区,在认真做好政策宣传、金融知识普及、金融服务延伸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信贷政策引导作用,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提升农村金融支持移民地区实力,2007 年中部干旱带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来,人民银行累计向主要移民区红寺堡区、盐池县等投入支农再贷款 65.4亿元。引导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切入点,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创新金融产品,稳步增加信贷投放,宁夏金融机构积极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等扶弱性贷款,扶持移民稳定发展。2001-2009年,累计投放贴息贷款 24.9亿元,约12.3万户贫困人口直接受益。与此同时,着力扶持移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将生态移民与金融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助力移民安置区枸杞、马铃薯、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以最大的移民区红寺堡为例,2010年,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7 亿元,支持葡萄产业和玉米产业发展,当地村镇银行以“公司+农户”模式发放甘草种植及加工贷款 245万元。
宁夏移民扶贫开发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贫困人口规模大,地方财力有限,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一些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宁夏党委、政府提出继续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计划转移 35万贫困人口,彻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实现人口合理再分布、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宁夏金融机构将加快改进金融服务,拓宽金融支持领域,促进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的全面实现。
(六)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清真食他资金来源高35.6个和 37.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