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浙江在线09月10日讯河南蜱虫中毒事件,已造成18人死亡。看到相关消息后,杭州老百姓的心里不禁生起了疑惑。
“我们身边有这种小虫子吗?”“它真的会造成死亡吗?”“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预防?”……
做个小手术就能揪出蜱虫
“遭蜱虫叮咬的病人,我们每年都会碰到一两例。”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说,病人大多是刚从郊外踏青、爬山回来,发现身体某个部位长了颗东西,才来医院问诊的。
41岁的朱老师,家住小和山高教园区,空闲时喜欢到山上走走。有一天晚上洗澡时,他突然发现右腹部长了一颗痦子(杭州人俗称老鼠奶奶),用手挠挠,还有一丝丝痛。
“这东西叫硬蜱。”陶医生张了一眼,就认出来了。不过,这种小虫长有倒刺,钻进皮肤容易,想拉出来可就难了。
陶医生先在患处喷上一些麻醉剂,等硬蜱虫被麻倒后,再用镊子小心地将它夹出来。小虫吸饱了血,肚皮已经撑得滚圆滚圆。
随后,陶医生嘱咐朱老师回去以后,在患处擦点碘酒,注意伤口别感染就行。
“我省对蜱虫病有监测。2004年,在我省某个农村地区监测时,发现类似蜱虫叮咬感染的个别病例。这种蜱虫的名称叫龟形花蜱。不过经传染病防治专家会诊后,感染的病人很快就能恢复健康。”省疾控中心首席传染病专家莫世华说。
2004年后,浙江再也没有监测到这种病,连龟形花蜱也很难发现它的足迹。
莫世华认为,蜱虫病不会在我国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与流行。广大市民不必因此恐慌。
蜱虫传播疾病还分泌毒汁
“蜱虫又叫壁虱,分硬脾和软蜱,全世界已知的蜱虫有800多种,我国已知蜱类有近百种。蜱虫在我国的分布较局限,主要是在个别丘陵地带。”莫世华说。
蜱虫是吸血节肢动物,浙江常见的硬蜱身体只有半粒芝麻大小,呈灰色。吸血后,身体渐渐变大,像只大蜘蛛,肤色也会变成暗红。而且蜱叮咬部位常选择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颈、耳后、腋下、大腿内侧、阴部、腹股沟等处。
在吸血的同时,蜱虫还会分泌性质不明的抗凝剂和毒性物质,不仅损害皮肤,而且还是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细菌的传播媒介。
陶承军说,有医学资料显示,蜱在叮咬皮肤时,会将唾液中的毒素注入人体内。毒素释放导致阻滞,甚至发生瘫痪,称为“蜱瘫痪”,小儿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还有患者在蜱叮咬后1―4天,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之为“蜱咬热”。
如果携带病菌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该病潜伏期为7-14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
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因该病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