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7全国两会民生热点回眸
■关键词:房价泡沫
2003年,房地产并未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但一些委员代表已经开始呼吁抑制过高房价。全国政协委员张圣坤为此提交提案。虽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2003年的房价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较之以前,已经出现“房地产过热”的苗头,治理整顿房地产市场也被提上日程,因此,2003年也被业内人士誉为房产政策年。
到了2005年时,房价终于被全社会所关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这一年的人大小组讨论会上指出,目前不少地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一定要注意到投资性购房的情况,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
2007年,政府开始重手整治房地产市场,房价终于开始从巅峰回落。“通过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让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一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开始被越来越多地付诸实施。
■关键词:免费教育复兴
2005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中央和地方共安排约70亿元用于中西部地区3400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2006年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07年在全国范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惠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约1.5亿人,为此,2006年至2010年全国累计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达2182亿元(不考虑调资因素)。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今后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左右。全国1800多所高校约400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约1600万名学生将从中获益。
■关键词:农业税免征
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为中国的8亿农民送上大礼,宣布将从2006年起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日益受到高层关注。2006年两会伊始,就有高官表示,这一年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的一年,中国农民将迎来收入增长最快的时代。
■关键词:医治“看病难”
在2006年的两会上,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高强一直被媒体追着走。看病难,看病贵,成为本次两会高频点击词。
2007年,继卫生部负责人承认“医改基本不成功”之后,由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等部委牵头的新一轮医改大幕正在拉开。药品降价一降就死,在医院,“越贵的药越畅销,越便宜的越卖不动”,看病贵已不仅仅是“人们内心的感受”,医疗改革的实际成果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关键词:CPI阵痛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了4.8%。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涨价。而在此前的数年里,物价的上涨则并没有太多人去关注。
从年初开始,猪肉价一路走高,7月份涨至十年来最高点,领涨全国CPI指数近9倍。从来被视为低价产品的猪肉,当仁不让地成为领涨农副产品的“带头大哥”。
紧随其后,方便面、粮食、豆制品、快餐,也接连涨价。在人人谈股论房的这一年,人人也感受到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和痛楚。在一些专家看来,当猪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反弹时,至少已经说明,通胀压力已经从原材料传递到最终消费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4.8%的CPI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出我国的物价增长水平,,CPI过快上涨给民生带来的经济阵痛也由此被低估了许多。
■关键词:财富觉醒
2007年,中国人的财富意识猛地觉醒,个人投资理财的火爆贯穿全年。
这一年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老百姓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超过1.2亿户;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超过3万亿元,基金投资账户数超过9000万个。
有恒产者有恒心,10月1日起,物权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
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几乎均以两位数强劲增长,这得益于平均工资收入的提高。而2007年以来财产性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来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二来由于财产性收入基数较小、增长空间大,使得财产性收入成了城镇居民增收的亮点。由于2007年股票市场持续火爆,有专家表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或许更加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