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改,对老百姓而言,是个很远又近的话题。说它远,是因为它关乎政策的制订、条文的修改,似乎是各级卫生主管官员该操心的事;说它近,是因为它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保障,决不能“等闲视之”。3月的北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新医改的总体方案将在今年“两会”期间向全国人大提交审议。国务院的相关部门,已经征集到10套医改备选方案,哪一套会得到提交?现在还不得而知,在此之前,我们不妨把10套医改方案拿出来“亮亮”,让读者心里有个底,有个数。
■相关链接
医改方案出台时间表
2006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牵头、多家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简称“医改协调小组”)成立,全面启动了新医改方案的制订工作。
2007年春节前,医改协调小组委托6家国内外机构进行新医改方案的设计。这6家机构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
2007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加入到新医改方案的设计队伍中。同年6月,清华大学又成为“第九套方案”的设计者。
2008年1月17日,江苏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医改的大体方案已经形成,估计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有可能向社会公布。
1北京大学版:增加2000亿投入
“我们只愿意陈述我们的观点,不想就方案的形成过程透露什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的助手陈先生告诉记者。李玲是北大版医改方案的主要设计者。
李玲主张“政府主导”,意思是政府承担对全民的健康保障责任,建立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保障体系。“要把卫生总费用控制在GDP的6%以内,结构上逐渐增加政府投入,降低个人支出。参照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国政府应该投入的卫生经费是3500亿~4000亿,而现在不到2000亿,要增加1500亿~2000亿。”
同时,政府应该对基本医疗和高端医疗中的弱势群体予以资助,在贫穷、偏远的地方,政府要直接参与。
2复旦大学版:政府不可能全包下来
复旦版医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主任蔡江南认为,中国下一步医改可以走“社会主导模式”的第三条道路。即,在筹资方面强调公共和公平的原则,政府将发挥领导作用;在供给方面强调竞争和效率的原则,市场将发挥重要作用。
该方案认为,无论是医疗服务,还是社会保障,政府不可能全包下来,医疗卫生的公共筹资应该是“社会医疗保险+政府预算投入+个人现金投入”。而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方面,提倡社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所有的医疗机构和盈利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版:贫困人口应减免费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医改方案的课题负责人葛延风介绍,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在现有体制中嵌入一个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或称之为国家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基本思路是:依托各级专门公共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共同构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按照确定的服务项目(体现为选定诊疗手段和基本药物),向城乡居民提供大致均等的、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只需要个人分担少量成本的基本医疗服务。对于贫困人口,需要个人付费的部分给予减免。有关服务应适应人口流动需要,以实际居住地为基础,采取开放服务方式。
4世卫组织版:公平、效率、质量
世卫组织专家用“公平、效率、质量”来定义中国卫生系统的改革目标。他们的核心观点是:解决人人覆盖的基本医疗服务,要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以及城市贫民的免费医疗救助,不主张把钱都投给公立医院。同时建议,由资质良好的专业保险机构作为病人的代理人,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以判断病人的钱花得该不该、值不值。
5世界银行版:保密状态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对外事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拒绝向记者透露他们受委托制订的中国医改方案。
6麦肯锡版:保密状态
当记者就医改方案采访麦肯锡时,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根据公司政策,他们不会谈论客户的任何事务。
7北师大版: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
北师大医改方案的牵头人顾昕教授介绍:这套方案提出,在医疗服务提供上,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政府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方式,来实现低花费、高效率、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基本操作方法是:政府向医疗机构直接购买服务,按照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通过核算确定每个人每年的基本医疗费用,政府直接向医疗机构支付。患者无需向医院付费,而是直接将保费交给政府的医疗保险机构。
8人民大学版:侧重“小病”的诊治
中国人民大学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医改动向,并专门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5月后,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发展中心主任王虎峰教授领衔的医改起草小组成立,从医疗保障制度的角度对医改建言。
这套方案提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要合理搭配,财政补供方与补需方要并重,对医疗单位和医疗保险都要有拨款。实行积极的医疗干预政策体系,侧重“小病”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预防保健。
9清华大学版:不搞全国统一模式
清华大学的医改方案中,充分考虑地区发展条件的差异,针对不同地区设计不同制度,不搞全国统一模式,而是按照边远贫困农村地区、较发达农村地区、城镇地区的分类,分别实行不同的医药卫生体制。
在实行差异化改革模式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应当为各地设定基本的标准,保证基本健康保障的全民覆盖,并承担部分财政支出;由省级政府主导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各级地方政府负责方案的执行并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
新“出炉”的第10套方案
主张8亿人口的医保费用由政府担负
2008年2月2日,一份题为《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建议》的医改方案提交国务院,这也意味着第10套医改方案悄然亮相。
“我们更愿意将这份医改方案称之为医改建议。”广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少贤在电话里这样对记者说,“这只是一份医改建议,为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总体方案提出医疗行业的建议。”
据了解,第10套医改方案是由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学部立项,广东医疗卫生界的专家参与制订的。
第10套方案最大的特点是参与该方案制订的人员有临床医生、药师、医学教授,也有卫生厅以及社保局的工作人员,清一色都是日常与病人或是与医院打道的专家和管理人士。而前9套医改方案都是经济领域的专家制订的,这决定了第10套方案比起其它几套方案,对医疗行业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
这份方案主要提出,应当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及城镇经济困难人口均一视同仁地被列入低收入人群,数目应在8亿左右。对这一占全国人口中大多数的人群,政府应担负起他们的主要医疗保险费。
该方案同时提出,初诊去社区医院可以不用掏腰包。要通过保险制度来引导小病去社区医院,要让病人形成“要想看病报销多,就往社区医院走”的思维。即,病人如果到社区医院看病,他的医疗保险报销额度可以达到90%甚至100%,但如果到三甲医院看病,就只能报销50%。从而缓减大医院的就诊压力,缓解“看病难”的局面。(健康时报记者 马海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