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南辰 任芳 任会斌)今年的中国两会与往年比,一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就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电子政务工作以很高的起点逐步浮出水面。
3月2日,中国人大网首次开通了代表服务专区,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供电子信息资料服务。
近几年,人大的电子政务工作一直在低调大步迈进。每次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成员都会通过手机短信收到邮件提示,通过人大代表专用电子信箱接收会议的日程、文件和资料等。
在电子政务的助推下,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机关的各项工作在公开、透明等方面正在迈上新的台阶,“中国式民主”正在随着电子政务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渐推进。
作为人大电子政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人大官方网站中国人大网,3年来在收集民意、推动基层民众参与立法方面起到了鲜为人知的作用。
据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在立法进程中,网络让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者得以广泛、直接地聆听基层民声。
例如,2005年7月至8月,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收到11000多条修改意见,其中9000多条是通过中国人大网站收集到的。
去年3月20日,劳动合同法草案全文公布,一个月的时间里收到了各方面意见19万多条,其中通过中国人大网收到18万多条,在这19万多条意见中,65%来自基层劳动者。
今年2月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传出消息,委员长会议决定,就业促进法草案将于近期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
对此,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大网将继续成为基层民声上达的快车道。今后,随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布法律草案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2005年9月,全国人大法律委、财经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联合举行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直接听取公众和有关方面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意见。这次听证会共有4900多人报名,其中通过中国人大网报名并表达自己观点的有4600多人。
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还特别向记者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速录编辑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发言有言必录、实时录入、实时编辑、实时在内网发布。
据介绍,这套系统现在已使用4年多了。有了这套系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会议发言前大都会进行充分准备,会议发言质量明显提高。
在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如何保证民主监督的质量一直引人关注。今年两会,人大代表都收到了会议表决系统的使用说明。代表按键表决时,系统只累加相应的按键结果,不记录每个代表的表决态度。
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全国人大目前还建设有代表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代表的自然信息和选举信息;还有代表议案处理系统,代表建议处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等等;还可以用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先进的电子手段为人大的各种会议提供服务;另外,还有地方性法规备案系统、信访工作管理系统、对外交往工作管理系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等。
全国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还介绍,中国人大网是中国法律英文版最规范、齐全的窗口。上面的法律都是法工委翻译的。一般外国人需要了解中国的立法情况,都会上这个网站来查询。今年年中,中国人大网还将进一步改版,提升在线互动、访谈等交互功能,让网站更好地为推进民主服务。
据悉,要加快发展“电子人大”,现在值得考虑的是建立电子立法系统、电子代表系统和公民陈情系统等。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网络群体,人大代表一定要尽快与这一群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洪宇说。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
人大电子政务工作向深入推进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国目前的顶端业务办公系统,包括人大、政协、高检、高法等六家。尤其是近些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各级政府以及各部委的门户网站建设等电子政务工作有力推进。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于去年1月1日正式开通,显示了中央政府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决心。
“民主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也是一项精细的事业。它有体制层面的显著推进,也有技术和行动层面的增量发展,”武汉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储建国说,“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促进民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