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错配风险突出:超短期理财产品或将终结

2011年08月23日10: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期限错配 理财资金 资金池 理财专家 产品收益 风险收益 主力军 大考 银行理财产品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那么,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究竟从何而来?“通过期限错配、以短养长获得高收益,对于无限滚动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说尤为重要。”业内人士透露,比如7天期限的产品还未到期,10天的产品已经发售,10天的产品还未到期,新的一期7天的产品又成立了,通过这样的期限错配,理财产品不断地滚动续发,银行就可以让资金池的总量保持稳定。而利用相对稳定的资金池去投资期限长、收益高的投资品种,例如债券、票据、同业存款、信托等,就可以获得额外高收益。

“同一资产池发售的不同理财产品不单独对应各自资金投向,资产池资金来源方的期限与资金运用方的期限不完全相同,通过规模优势和灵活的流动性管理沉淀较大比例的资金进行期限错配,提高收益,使得短期理财产品的期限错配风险日益突出,给银行整体流动性带来冲击。”王伯英表示,此外,由于期限较短,如果某款产品的收益未达标,银行往往会动用其他产品收益或自有资金来弥补,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收益呈下降趋势对于超短期理财产品一旦被叫停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多数专家认为,由于目前超短期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有不少份额,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整体规模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收益水平也会出现一定下滑,但却有利于银行对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记者发现,随着半年末“大考”一过,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实际上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例如,某银行一款理财期限为7天的理财产品,7月初发行的一期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1%,随后几期的预期年化收益则步步下降,分别为4.8%、4.65%、4.5%,而目前在售的最新一期该理财产品,其年化收益率已经进一步下降为4.2%。

而来自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也显示,7月份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和预期收益均出现回落。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7月份,1个月以下期产品发行量占比下跌3.43%至37.20%,1个月至3个月期产品发行量占比上涨5.03%至31.12%,其余期限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出现小幅波动。其中,3个月至6个月期产品下跌1.00%;6个月至1年期产品占比下降0.59%;1年以上期产品占比上升0.09%。在预期收益方面,7月份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了小幅回调,1月期以内的理财产品,6月底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而7月份已经降到4.04%至4.38%的区间。

采访中,银行人士纷纷表示,监管部门只是对发行超短期理财过多的银行发生警示,“一刀切”叫停并不是出发点,提高资金运用的透明度才是监管层最为关注的。而商业银行未来也将更加注重理财资金投向的管理。孟扬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