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错配风险突出:超短期理财产品或将终结

2011年08月23日10: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期限错配 理财资金 资金池 理财专家 产品收益 风险收益 主力军 大考 银行理财产品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今年上半年,由于加息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叠加效应,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虽然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实施了日均存贷比考核,“冲时点”效应被弱化,但由于月末和季末依然是重要的考核时点,因此在月末季末发行高预期收益率的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争夺存款资源的重要手段,同质化行为不可避免。

针对此,有消息称,近日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期限在7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或将被禁止发行。分析人士认为,超短期理财产品被禁止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但对银行避免期限错配风险和控制整体流动性风险来说却是有益无害。

超短期理财产品份额飙升在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占绝大多数,比例高达62.08%,而1个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就占据32.8%的份额,成为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种。

“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多次上调,不少银行资金紧张,面临着回笼资金的现实需求。在月末和季末时为了冲时点,有些银行大量发行期限在一周以内的超短期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借此来缓解存款压力。”业内人士透露,在日均存贷比考核实施之后,依靠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来留住客户、吸引存款成为银行的常态做法。

“我们曾在6月底推出过一款期限为2天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7%,不到半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某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而事实上,超短期理财产品畸高的收益率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在银监会内部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曾针对上述现象对商业银行提出过警示,近日更是明确提出商业银行不能再发行一周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采访中,多位银行人士表示,尽管银监会尚未正式下发文件,但银行确已收到相关通知。然而记者近日以客户身份走访银行网点时发现,目前短期理财产品依然是银行销售的“主力军”,并且消费者大多可以选择以滚存方式进行投资。

正是由于短期理财产品占比的提升,使得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虽然达到8.51万亿元,但资金余额却相差甚远。央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3.5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存款余额(78.6万亿元)的4.5%,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亿元。其中,按照发行期限划分,期限3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发行额占总发行额的比重接近80%。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猛,成为拉动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最重要引擎。浦发银行在其近日公布的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理财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推出多款开放式和滚动式理财产品。公司根据客户市场需求,加快理财产品发行频率,共发行个人专项理财产品及结构性理财产品388款,总销量1450亿元,对应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0619万元。

期限错配风险日益突出理财专家表示,超短期理财产品之所以被监管部门叫停,除了银行竞相提高产品收益导致恶性竞争行为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类产品由于经常是滚动发行,资金流向透明度差,银行往往动用其他收益来源来兑付客户收益,使客户利益受到影响,同时容易带来整体流动性风险。“理财产品的短期化趋势愈演愈烈,某些理财产品的期限仅为7天,甚至3天,这种短期理财产品从风险收益及流动性角度看,与银行存款无异,收益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存款利率有上限,理财产品收益却可以无限抬高,高收益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体系的冲击和影响日益突出。”中国社科院金融产品中心研究员王伯英表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