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二、从“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党关于国家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全面,这既体现了党的成熟与自信,也更加科学,贴近中国实际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诞生,直接承载着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使命。90年前,党诞生时,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把旧中国变为新中国的过程中,党结合国情提出了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国家建设目标。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只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建立“新社会”的目标,对国家建设目标未曾涉及。党的“二大”宣言明确指出,党奋斗的目标是“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三大”拟定的党纲草案涉及到了国家建设目标:“建立无产阶级独裁制,创造世界的苏维埃共和国,以进入无产阶级的共产社会。”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不仅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思想,还指出“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这就是今天‘建国’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七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七大”党章,第一次明确列出了党的国家建设目标:“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各革命阶级联盟与各民族自由联合的新民主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在总结民主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建设目标,既体现了党的成熟与自信,也更加科学,贴近中国实际。
夺取全国政权后,党的执政逻辑相应从革命转向建设和发展。1964年底,周恩来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在修改《政府工作报告》时,特意加写了如下一段话:“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这是一个凝聚了近代中国所有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愿望的伟大任务。从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正式成为党的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九大”、“十大”、四届人大等重要会议都延续了此前制定的国家建设目标。如在党的“十大”上,周恩来在政治报告中,再一次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国家建设目标;在四届人大上,代表党中央讲话的周恩来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国家建设目标。“文革”结束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大”,继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口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国家建设目标依然围绕国家富强的主题,但具体表述上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使国家建设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全面。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国家建设的新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阶段党基本完成了从“四个现代化”到更宽广的国家建设目标的跨越,对现代化国家的理解趋于全面。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动实践,党在“十三大”上对国家建设目标给予了更加细化和科学的阐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与“十二大”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新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着眼于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与提高,而且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反映了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的特征。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上得到了延续。
基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200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对国家建设目标的描绘更加明确、具体。
三、90年来我党奋斗目标演进的启示
90年来,党在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建设目标演变历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从政党、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看,至少有这样几条值得注意。
一是确立发展目标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追求的政治组织,党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国家建设目标。但制定目标要从国情出发,切不可脱离实际。当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显然不妥。
二是确立发展目标必须与时俱进。作为一个致力长期执政的政党,必须根据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既符合实际又能激励民众的国家发展目标。
三是必须继续加强现代国家建设。尽管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中国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一段时间,与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在政治民主发展、法治理念普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能力提高上还要继续努力。
四是加强党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建设现代国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执政党自身的现代化。目前,推进党的现代化应祛除党政不分的弊端,实现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党建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建模式转变。
(□柳建辉沈传亮作者分别为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