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三、可持续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促进计划
以推动节能减排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鼓励、支持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应用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加大科技对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为朝阳区经济内涵式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适应朝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支持现代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低碳示范区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支持低碳示范区建设及低碳相关技术研究、示范、应用与推广。支持低碳建筑设计及标准制定,研发、利用高效节能材料、技术,提高建筑使用能效。支持已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系统等节能诊断、改造设计及技术应用。
2. 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节能技术示范推广。研究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利用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太阳能技术应用、示范和推广,支持以微生物、热解等技术为基础的农林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研发、应用及产业化。支持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二)水资源综合利用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应用与示范
1. 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支持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河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治理水体污染。研究应用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支持农村污水生态处理、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示范推广居民小区雨水收集、中水回用与节水技术。建立农业节水评价体系,推广智能灌溉、湿地等适用技术。
2.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研究及应用创新。支持有机垃圾微生物资源化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解决垃圾焚烧发电、热能利用和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中的关键问题。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科技成果落地与示范应用,加强科技对陈腐垃圾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土地再利用等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支持建筑垃圾、废旧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处置、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
(三)农业重点园区技术应用及农业产业发展
1. 发挥重点农业园区的科技示范作用,支持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持新优品种的引进、优选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2. 推进设施农业与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建立高效生产、观光休闲、生态循环设施生产模式,重点研究和集成创新节能生态型设施农业技术,推进朝阳区农业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3. 支持农产品产后冷链处理、保鲜、包装、储运、加工与食品生物制造等技术创新与应用。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与互联网、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等技术应用的结合,形成与国内国际贸易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四)食品安全及农业标准化
1. 支持农产品生产源头及运输、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履历和检测技术的集成应用,完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 加快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建立农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预警与综合控制体系,研究应用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确保生物安全。
(五)科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围绕农村城市化建设,支持区域规划、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相关技术开发应用,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载体,支持开展以提高就业能力、提高文明素质、提高农民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增产、增收致富能力。
四、社会发展计划
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医疗卫生及相关社会事业的科技进步,在城市交通、应急保障、公共安全、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示范和推广。以科技惠民、统筹推进民生改善为导向,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一)社会建设与管理
围绕提升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城市交通、社会安全与管理等领域为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促进成果转化。
1.城市交通。支持先进技术在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和停车设施等系统中的应用,以无损检测和应急抢险技术、保持道路正常通行条件下的加固改造技术等为重点,支持相关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研究、示范应用及产业化开发。
2.社会管理。支持新技术在社会管理、安全生产及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支持违法建设监控与治理、城中村监控与治理等决策支撑系统建设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城市管理重点领域的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
3.社会建设与发展。支持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监测与研究、地下管网数字化管理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支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科研和技术应用水平,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支持广告、设计、动漫、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的互动融合。
(二)医疗卫生
1.在公共卫生领域,支持传染病流行爆发等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控、早期预警、预防及诊治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传染病早期发现和迅速应对能力。支持药物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理体系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支持开展药品安全检测应用研究。
2. 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支持针对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和重大健康问题进行技术研发,形成科学完善的预防体系,提高预防控制水平。重点支持新发突发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精神卫生领域相关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等重大疾病中西医临床诊疗规范和标准科研攻关和成果推广应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3.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急救、医疗卫生、社区卫生城乡统筹一体化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驻区医院与区属医院合作提升科研水平,积极支持卫生领域的技术、管理创新和基层创新培育,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三)科普
1. 创新型科普社区培育及科普服务能力提升。
按照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的要求,开展申报社区培育工作,围绕特色主题打造科普示范社区,培育和推荐申报“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对已获得命名的 “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支持社区科普组织网络建设和科普人才队伍培养,建立社区科普常态化机制,提升科普社区辐射和服务辖区居民的水平。
2. 科技项目成果科普化及科技旅游开发。
鼓励区域内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将已通过验收项目成果以多种形式及载体进行科普化展示。展示空间及载体应为固定常设,且具备适宜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基本建设条件与公共配套设施,展示内容策划应以展示本单位的科技创新及已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成果为主线,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支持科技旅游示范点建设。面向拟对公众开放或已对公众开放的监测检测站点、科技旅游参观点、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技术农业园区等单位,支持设置在单位内部、面向参观者的科普宣传系统开发及建设,包括参观线路上的科普标识、科普展品、实时智能科普导览系统、讲解材料等。支持社区广场、公园、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科普宣传内容的增加、科普宣传设施的设计及制作等。
(四)软科学研究
围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的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等;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技术预见与产业技术路线研究,以及其他决策咨询辅助决策支撑系统研究等。重点支持符合朝阳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有关优化发展思路、提升公共服务、促进区域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软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