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2011年9月5日,首届(2011)世界产业领袖大会在中国吉林省长春市举行。大会由亚太总裁协会,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图为参加首届(2011)世界产业领袖大会的代表。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玄萱拍摄
从19世纪开始,国际科技与产业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范围的转移浪潮。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呈现出了与前四次不同特点:
第一, 转移的速度在加快: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用了半个多世纪,而在后来的50多年时间里发生了三次大范围的国际产业转移。近年来,各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速,国际产业与技术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转移的周期进一步缩短,各国必须紧紧把握产业与技术转移的动态,及时调整各国产业结构。
第二, 转移的规模在加大: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全球产业与技术转移规模不断扩大的总趋势。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24万亿美元,比上年上升了5%,跨国投资的势头不可阻挡。
第三, 转移的重点和流向在变化:服务业已经开始替代制造业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服务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的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因此,产业转移的流向也变得更加复杂。
第四, 转移的结构立体化:国际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多地考虑产业转移承接国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研发中心转移到东道国的趋势更加明显。
第五, 转移的动因在变化:以往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全球变革条件下的的产业转移,可能更侧重于追求更高的利益。跨国企业更加会按照行业特点,保留盈利能力强的环节,而把盈利能力较弱的环节更多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第六, 转移的区域不均衡状况依然存在:今年流入东亚和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猛增34%;而非洲、南亚、西亚以及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却持续下降。发展中国家,创造优势积极吸引国际产业与技术转移,依然十分重要。
第七, 转移的主体已经多元化:产业与技术流出国已不再局限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新兴工业国家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身兼产业承接方与产业转移方两种角色,将原有传统产业转移到更低产业梯度的国家地区。
第八, 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重视获取技术和科研成果:新兴工业国具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外资并购的竞相追逐的热点。基于这种考虑,而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国际产业转移在不断增加。
郑雄伟表示,我们所处的东北亚,是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东北亚区域的GDP之和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近年来,东北亚区内、区外的产业转移、技术转移日趋加强,东北亚地区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在东北亚重要城市——长春市召开世界产业领袖大会,翻开世界产业发展与合作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