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冯主席经常提到文化自觉性,现在各地方政府经济自觉性比较强,但是文化自觉性比较差,请问如何提高地方政府的文化自觉性?第二个问题,各地区先破坏真文物再造假文物,当然这也拉动了GDP,但实际上文化遭到了破坏,怎样解决破坏真文物再造假文物的问题,谢谢。
2012-03-08 15:57:16
刚才几位记者都谈到,我们最近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的确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我们应该承认,就是有那么一种“跃进”的形势,也就是各地方一哄而起。各地方的积极回应是好的,我们需要这种回应,但是怎么做文化的事情是值得思考的。因为最终文化的本质是积淀而成的,刚才我说了文化强国的标准和目的,但这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100万就富裕起来了,但是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樊老师搞敦煌,敦煌从初唐到盛唐是有一个过程的,是一两代人才能达到的文化目标,所以这里面应该反省的两个问题:一是必须承认;二是政绩观的问题。你为谁做政绩,是一个良性的政绩观还是不良的政绩观?如果很好的事情落到不良的政绩观里一定会变味。
2012-03-08 15:58:17
比如申遗,我们当然要申,我是文化部非遗专家部主任,我们从十几年前开始全国性的拯救遗产,把我们56个民族的遗产一项项整理出来,现在已经建立了四级名录七千项,不可想象啊,我们国家一级的1300项,韩国人从1967年搞非遗到现在100多项,我们不跟他比数量。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文化板块丰富,气候多样,我们的历史长、复杂,所以我们创造的文化遗产一定是丰富的,但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因为一开始是不良政绩驱动的,那么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了之后就没人管了,实际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了,保护才应该开始,因为你已经确定为国家的宝贵财富了,而如果当成政绩驱动那就没人管了。联合国对文化遗产是不让开发的,开发是做手术,文化遗产是极少数的跟产业相关的,包括有的地方说打造,我觉得这是非常野蛮的词。比如现在还有一个词我个人是不大赞成的,就是文化产品、艺术生产这个词,你说贾平凹创作了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你能改成贾平凹生产了一部优秀的文化产品吗?多荒谬啊。
2012-03-08 16:02:14
所以如果是利益驱动的,那申遗最后一定会变味,很多地方的皮影已经不是用手了,而是用机器压了。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所谓的民族的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这个字,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比如今天我跟文化部的领导同志提出:我建议把申遗的“申”字加一个宝盖变成“审遗”,我们有多少的遗产已经变味不再是遗产了,我们必须对我们的遗产认真负责,不能把变味的粗制滥造的东西留给我们的后代。
2012-03-08 16:03:35
所以我们要从价值观上反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自觉的问题。今年两会我的一个提案就是建议有关部门在选取主管文化的干部时要有文化考核这么一个制度,这就是一个取舍的制度,你取的是懂文化的人,他不见得是专家,他懂文化的规律、本质、性质和意义,他应该是有文化的,有文化的人不见得是学者,他有一定的修养,有文化的理解力,他应该是热爱文化的,不热爱文化的人怎么能把主管文化这个工作做好呢?我记得去年记者招待会我就提过,我建议报纸把文化版面和娱乐版面分开,这两个不能搁在一起,搁在一起的结果一定只有娱乐没有文化,泛娱乐化一定会出现。所以我觉得对干部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干部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品质、文化走向,也可以说是文化价值的取舍,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2012-03-08 16:04:21
最后,我认为文化建设应该从教育开始,从孩子开始,文化是心灵里面的事,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课本、课文,很多文化是需要感受的,文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所以我们需要想更多的办法让孩子从小心灵里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怀,就热爱文化,我觉得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所以我还建议教育界重新再考虑考虑美育的问题。
2012-03-08 16:04:48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问单局长的,真文物和假文物这两个问题是不可调和的,只能是保护真文物不能出假文物。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实保护真文物的地方政府比打造假文物的地方政府多得多。像很多申遗砸了多少金钱换了两个牌子,只不过是保护的被宣传了。另外我想说一下冯老师说的中国的价值观里不能有“钱”,我对此不敢苟同,我认为中国现在不是钱太多,而是钱太少,如果说不能有钱,我这样的商人就没法活了。我觉得不是不应该有钱,而是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人应该更多地追求财富,人人都应该有钱,所以有钱也是好事。
2012-03-08 16:05:5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