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全科医师的培养困境
从目前来看,留在基层医院的医师,大部分是通过转岗培训形成的全科医师。
在陆君看来,通过转岗培训形成全科医师只是权宜之计。只有经过系统的、规范化的培训,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师。
十几年来,培训全科医师的呼声一直不断。
1999年,卫生部颁布《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就是看到了全科医师缺失带来的隐患,试图通过加大培训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效果并不明显。
2006年,卫生部启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的评审和认定,目前全国有12个省(市)的34家医院成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
2011年7月2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印发,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建立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就是说,全国至少需要30万全科医师。
但是,谁来培训全科医师?又有谁愿意接受培训,成为全科医师?
龚涛告诉记者,现在不仅缺少全科医师,有资格培训全科医师的老师都很少。现在往往是各个专科的专家给全科医师上课,由学生自己进行整合。但全科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不能通过各个专科知识的汇总实现全科医师的培养。在我国,不仅没有全科医学的理论体系,甚至还没有一个全科医学的研究中心。
陆君曾经向身边好几个医学院的学生建议将来做一名全科医生,但都被拒绝。
在陆君看来,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加之全科医师社会地位不被认同、缺乏保障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科医师培训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按照现有的培训基地和培训规模很难完成到2020年培养30万全科医师的目标。
专家们做过一个测算,要想在2020年拥有30万名合格的全科医师,差不多需要500所基地。每一所培养基地用10年的时间培养600名以上的全科医师。
“由于全科医师培养的特殊性,其培训标准明确规定有6个月的时间是在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培训。“陆君说,以每1所临床培养基地对应3所左右的基层实践基地来计算,至少需要15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疾病控制中心。这些基地的教学医师,本身就是被培训的对象,他们的临床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在现阶段很难胜任这个教学任务。而住院医师在培期间的工资待遇、指导医师教学经费等等国家能不能纳入财政预算目前并不明朗。
据测算,一所临床培养基地基本建设投入约为3500万元,一所基层实践基地建设总投资100万元投入,两项加起来至少需要180亿左右的投入。而国家能有多少资金投入,至今还是未知数。
现状是,医院在承担培训全科医师任务的同时,还要负担受训者的工资、福利以及人事管理和医疗责任,医院积极性不高;受训者对未来的工作没有信心,不愿也不能安心接受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