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最怕生大病 最怕去医院
一家三口患慢性病,每个人都是“药罐子”
本报记者 王有佳
周六,上海。难得一个大晴天,但家住徐汇区大三居委的刘雯没敢出门,她要照顾卧病在床的老母亲。
刘雯家已有20多年的房龄,是两居室,20多平方米。推门进去,穿过厨房,来到七八平方米的朝南房间。房里摆着两张单人床,显得有些局促,86岁的张阿婆正躺在床上休息。
“老母亲有高血压、帕金森病,心脏又不好,她前两年摔跤骨折后,一直卧床。朝南的房间暖和些,所以让老母亲和保姆住这间。”刘雯说,她和爱人就蜗居在北间。
由于房型老,照不到多少阳光,房间里显得很冷,终日开着取暖设备。
“我很纠结,真的希望老母亲身体健康。但我们这样的情况,实在没法创造更好的条件了。自己身体不好,只能请保姆帮忙。”刘雯无奈地说,“我68岁了,眼睛看不清,属一级盲残。又有高血压、高血脂,‘三高’里占了‘两高’。加上心脏又不好,有房颤。”
“爱人72岁,他患有老慢支,静脉曲张,胃也不好。算上老母亲,你看我们三个人每天要吃多少药!”刘雯指着五斗橱对记者说,那里摆着满满一排各类降压、降血脂和保护心脏的药物。
“我们一家三口患慢性病多年了,每个人都是‘药罐子’,一个星期至少上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配药。那里药价相对便宜,但每盒也要20多元,每天这么吃,一个月下来少说也得四五百元。”刘雯的爱人老何拿着病历卡说:“三级医院我们不敢去,挂号贵,药价贵,人又多。我们最怕生大病,最怕上医院,又花钱又拖累家里人。”
去年8月,张阿婆突发心肌梗塞和急性胆囊炎,想进三级医院又没有床位,只能住在急诊间,前后住了10多天,都是老何陪夜。自费花了四五千元不说,老何还累得胃病复发,在家躺了好几天。
“阿婆每月退休工资2000出头,我只有1600元,老何是1800多元。请一个住家保姆每月付掉2200元,天冷了,电费一个月也要三四百。现在东西都涨价,菜贵得不得了,每个月都过得紧绷绷的。”刘雯掰着指头算账。
“还有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阿婆用的尿布、吃的蛋白粉。她胃本来就不好,吃那么多药胃更难受,每次吃药都是拌在粥里。没营养也不行,每天还得吃点蛋白粉和氨基酸。”
“我们明显感到身体越来越不行了,退休之后呆在家里照顾病人,运动也少,慢性病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老何主要的运动就是去买菜和配药。他说,别不把慢性病不当回事,它也会把人拖垮的。
幸好,刘雯一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对方每周都会上门出诊,进行慢性病随访和健康指导,减轻了老两口不少负担。
老头成病人 老伴变“保姆”
一年的医药费要花一两万元,不住院只能报销一两千元
本报记者 庞革平
起床,生火、烧水、煮面、熬药……天刚蒙蒙亮,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仙葫经济开发区的朱桂仙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64岁的朱阿姨老家在百色市乐业县,由于乐业地处高寒山区,冬天太冷,不利于患脑血栓的丈夫胡大爷养病,所以10年前他们便随女儿搬到南宁来居住了。“南宁的冬天比较暖和,对老人养病有利。”朱阿姨说。
一会儿工夫,麻利的朱阿姨便把一锅热气腾腾的肉面做好,一大壶中药也熬开了。
67岁的胡大爷起床洗漱完毕,吃完面条后,边喝汤药边告诉记者:“我患高血压、脑血栓已有10个年头了,以前在乐业就怕过冬。冬天一来,气温降低,血脉不畅,老毛病就容易犯。安家南宁后,情况好了许多,但老毛病有时还常犯。”2004年,胡大爷就因为脑血栓住了两个多月医院,花了6万多元。2011年除夕前两天,因为老毛病又住了半个多月的院。
“现在我在家里几乎不干什么活了,连半桶水都提不了。”胡大爷说,由于两个女儿已经成家,在市区工作比较忙,一般都是下班后或周末才过来。平时,里里外外全靠朱阿姨一个人打理。
自从胡大爷患上高血压、脑血栓后,朱阿姨就成了家里的“专职保姆”。每天早上,除做早餐熬药外,她还得帮着量血压,扶胡大爷到楼下小区的花园去散散步、晒太阳、锻炼身体。临近中午,又得到附近的菜市买菜,准备午餐;午休起床后,除量血压外,还得帮胡大爷按摩,扶他到楼下活动;晚饭后,又得烧热水给他泡脚……遇到季节交替变化或身体异常时,朱阿姨还得送胡大爷到2公里外的武警医院打针取药,疏通血管,以防不测。需住院时,就得送到七八公里外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年下来,医药费一般都要花一两万元,但不住院只能报销1000至2000元,80%的医药费都报不了。”说起患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胡大爷感到压力很大。他说,2004年夏天,他住院两个多月花了6万多元,单位报销了3万多元,自己负担了3万元。2011年春节,他住院花了1.4万多元,虽然单位报销了1.05万元,可是仍然感觉给家里增添了不少负担。
胡大爷说,他的很多老年朋友都患有慢性病,尽管轻重不一,但给家庭带来的负担都很大。因此,他希望国家在医改政策制定中,更多地关注身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设立慢性专项救助基金,对慢性病患者给予特殊照顾。
“我们也希望加强社区医疗设施和体育锻炼设施建设,让患者就近就医和康复锻炼。”胡大爷说,他所在的社区医院还不算太远,但小区没有锻炼设施。平时,除了散步、做操、打打拳,几乎没有别的运动。 (本文中部分被采访者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