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血荒调查:献血主体单一激励不足

2010年10月28日08: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血荒 血液中心 激励制度 缺血 激励机制 围攻 内幕 觉醒 献血法 关于推动无偿献血的决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不过,一个现实是,血荒在我国各个地区普遍存在。李开红觉得,要解决血荒,“还是要从本地群众抓起”。

不献血的N个理由

调查显示,不献血者最担心的是传染疾病。此外他们担心献的血会被拿去牟利

综合媒体报道,血液来源单一,是目前国内各地的普遍现象。

“目前学生献血占到30%,外来务工人员献血占到30%,常驻人口即教师、军人、公务员等只占到40%。”李开红介绍,逢年过节,学生和务工人员会离开也会导致血荒。

杨通汉认为,如果这个结构能调过来,常住人口献血能占到60%,血荒会缓解很多。他说,目前全省一年有30万人次无偿献血,其中昆明有10万人次。假如昆明每年有15万人无偿献血一次,每次300毫升,就不会出现如此紧张的局面。

作为采血组长,赵建海感觉,外来务工人员相对有忧患意识,因为无偿献血之后自己可以无偿用血。常住人口,则没有这样的忧患意识。

血荒出现后,杨通汉到医院了解情况。病人家属得知他是血液中心主任后,围住了他。质问为什么不发血给医院。他问,你们平时献血吗?都说,不献。

“这不就是没血的原因吗?”杨通汉感到愤懑:平时不献血,用时觉得谁欠了他的。

事实上,公众对于血液中心也有同样的不理解。

昆明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大家无偿献血,血站却通过市场手段卖给医院,医院再卖给患者,“我们担心献出去的血,会成为他人牟利的资源。”

调查显示,这一观点在民众中颇具代表性。

昆明当地一家媒体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市民不愿献血的原因有:觉得制度存在问题,“无偿献血,却有偿用血”;担心传染疾病;担心影响身体健康;献血没有得到实惠,缺乏动力等。

作为献血主体人群的大学生,其实对献血也有顾虑。云南大学研究生王萍4年前在湖南献过一次血,她说当时是为了尝试,到云南之后,“也想过献血,但是有些人说献血感染疾病,就害怕了。” 她介绍,一些学校是通过年终评审加分等措施,鼓励学生献血。

据央视报道,一项关于不献血原因的调查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担心感染疾病,占到46.4%。

据赵建海介绍,目前认为献血影响身体的观念,还普遍存在。有一次,他给一个年轻人抽完血,没过多久,年轻人的母亲到采血车上质问:“为什么抽我孩子的血?”

除了各种担心,有专家认为,献血的激励机制不够,无法调动献血者积极性。

据了解,在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面临血荒困扰。例如美国的纽约,登记捐血的数目不及各医院需求量的一半。为此,不少地方采取对献血者各种各样的补偿,来鼓励积极性。

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需要用血时,免交费用;其配偶和直系亲属需要用血时,可以按当地的规定免交或减少费用。不过,据报道,现实中受血者必须先缴纳各种费用,然后再凭借有关手续办理免费和减免,整个过程非常烦琐,让不少人止步。

此外,城市居民大多享有公费医疗或医保。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这些人群没有吸引力。

期待政府强力支持

杨通汉他们认为,对于无偿献血宣传不够,让公众对于献血有误解

昆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公众对无偿献血存在一些疑虑,很大原因是对献血本身了解不够。

赵建海介绍,正规血站的采血用具都是一次性的,非常安全。献血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献400毫升血对身体没有影响。

而就用血本身,他说其实是免费的,“按照国家规定,我们以230元每单位(200毫升)卖给医院。这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值,只是收回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

他介绍,血液采集后,要经过几道程序的加工,其中检测耗费成本最高。例如要检测艾滋、肝炎、核酸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