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血荒调查:献血主体单一激励不足

2010年10月28日08: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血荒 血液中心 激励制度 缺血 激励机制 围攻 内幕 觉醒 献血法 关于推动无偿献血的决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当病人和医生都在等候的时候,血液中心的采血车,也在等候,等候义务献血的人到来。

26日天下着雨,有些阴冷。在昆明市南屏街,赵建海的采血小组在此工作。下午4点时,记者看到采血车上有6名献血者。

“采血组工作时间是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半。血液离开人体8小时之内必须要处理,所以中午会有一趟车来接各辆采血车采到的血。下午5点半,我们准时把血带回去,然后进行血液处理。”赵建海说。

昆明血液中心有8台采血车,在全市有4个固定采血点,一个流动采血点。每天出动5到6台采血车。

昆明市血液中心血液管理科主任李开红说,其他车子需要修理维护,工作人员也需要轮休。

赵建海他们所在的采血点,是5个采血点中,平均采血量最大的。近些天当地媒体集中报道缺血后,26日这一天,采了近30人。

赵建海说,这是近期难得的收获了。低谷的时候,一天不超过10个人。以前,一天可以采50到60人。

“缺血”的焦躁

有时准备好手术用血了,抢救垂危者又用掉了。做不了手术,家属会“围攻”医生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任董伟群,这段时间焦头烂额。她每天的压力不仅来自急需用血的病人,医生也会向她抱怨。

她说,血荒从年初就有苗头,“我们去血液中心要血,他们都不会给足。”

医院每天储备A、B、O型血各3000毫升,但最紧张的时候只有300到600毫升。“一台手术都满足不了。”

做不了手术,病人家属会轮番“围攻”医生,“为什么不多弄点血?”家属的愤怒,甚至让有的医生无法正常工作。

一个动脉瘤患者,病情突变,肿瘤很可能破裂,急需手术。但手术需要1200毫升血液,当时库存只有300毫升。

“暴躁的家属一次又一次找到医生,声称要投诉我们。”董伟群回忆,医院通过血液中心从其他医院紧急调来血液,才完成了手术。

据介绍,以前手术前一天血液就会准备好。现在就算准备好的血液,经常由于抢救垂危病人用掉了。第二天要手术时,主治医生和家属会被告知血液不足不能手术。

这时候无论家属还是医生,都会焦躁。

董伟群介绍,以前术后的止血过程,交给年轻医生做。现在,都是主任医生亲自上阵,目的是节约用血。

一位老人要做前列腺手术,没有血液储备。由一名主任医师从头做到尾,“还好没有大出血等意外,否则就难说了。”

昆明血液中心主任杨通汉介绍,20年前,昆明市每年用血量七八吨,现在要50多吨。目前昆明市临床用血量每年递增10%,采血能力虽也有增加,但跟不上需要。

董伟群认为,用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病种的出现。不过,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认为,医院有些临床适应症方面把握不够合理,不需要用血或可少用血的手术没把握好,也造成一定浪费。

昆明市血液中心要供应全市260多家医院用血。

李开红介绍,血荒从9月底开始变得严重,“从没出现过这种极度缺血的情况”。

她介绍,2006年、2007年库存相对好,只有过年和暑假会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今年七八月份的采血量与同期相比要下降很多,国庆期间,采血量则比去年同期减少三分之一。

学生搬离带来血荒?

11万大学生搬去了大学城,城中村改造让务工人员离开了市区,被认为是血荒的直观原因

对于昆明血荒的原因,李开红认为是因献血的主体人群,发生了流动。

她介绍,今年,昆明约有11万的大学生搬到距市区20多公里的呈贡大学城去了。

她说也曾想让采血车开去呈贡,但大学城分散,采血车开进去也不知道停哪好,“也不是我们想进就能进的”。

此外,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使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分散到了更远的郊区,李开红认为,这无形中又流失了一批献血者。此外,这段时间天气差,上街的游人减少。也导致了采血困难。

事实上,采血的硬件条件不足,献血地点少、献血不方便,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杨通汉介绍,昆明的5个采血点已设置多年一直没增加。北市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一直没有采血点。“我们正在报批,新增采血点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需经政府批准。”

正在全国推行的献血屋,昆明目前还没有。邻近的成都市,每个区有两个献血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献血屋由政府承建,交由血液中心使用。

杨通汉认为,昆明市如果有4到5间献血屋,按照每天采血20到30人,几乎能解决掉血荒的问题。

目前这一立项正在审批中。知情人说,申请报告已打了三年了,还没批下来。

李开红说,因为属地管理制度,血液中心不能到下面的地、州去采血,而且这样会把缺血压力转移到地、州。到其他省份调血也不太可能,附近省份也不能确保血液充足。而且还要考虑血液安全,“一般是不准异地调血的”。

关于无偿献血的属地管理制度,据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在日本、美国一些国家,不同地区可以进行调剂。目前在我国,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时才会跨地域调剂,比如汶川地震后。但从实际来看,我国的检测水平和设备都已经比较好了,应该建立调剂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