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最近河南等出现由于蜱虫叮咬使人发病甚至造成死亡病例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昨日指出,此次河南发生的蜱传疾病具体致病病原体尚未最后确定。
蜱虫可携带83种病毒
近几年来,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的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并且报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例,其中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的损伤而造成死亡。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将这类疾病统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叮咬可能是传播这类疾病的一个主要途径。
据了解,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李德新说,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但这次具体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正探查具体致病原因
“疾病控制部门正积极地探查此次疾病的具体致病原因。”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综合这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探查的有关情况,目前发现该病还是主要以蜱虫传播为主。邓海华说,蜱传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以前就有,只不过是这次传播了新的病原体。对于蜱传疾病,我国已有成熟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蜱虫的叮咬是降低感染的最主要措施。
专家提醒,预防这类疾病的主要策略就是指导公众,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减少或者避免蜱的暴露。
可能纳入法定传染病
李德新称,有的蜱传疾病可能传播的是一种新病毒,目前还在认识过程中,需要做长期大量的监测工作,才会非常完整地认识它,或者在比较初步的认识以后,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它是否会纳入我国法定的管理范围。据新华社、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