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萎靡的信贷数据给那些推陈出新的地方版“四万亿”计划浇了一盆冷水,而随着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监管利剑再次指向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代表的重点领域信用风险。
8月22日,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8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80亿元,虽然高于前两个月同期投放水平,但信贷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新增贷款仍然得益于个贷和票据贴现的显著贡献,而对公贷款甚至较月初有下降态势。
“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很强,商业银行也面临很大压力。”一家大型银行中层告诉记者,银行分支机构受到地方政府的动员,但总行并未“松手”,因此尽管刺激计划从二季度谈到了三季度,5月份传言中发改委万亿新审批的项目尚未在银行贷款结构中体现出来。
而监管之剑,也试图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寻求平衡。进入2012年,有关平台贷松绑的政策时有传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融资渠道彻底开闸。
22日,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月底召开的2012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直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仍比较突出”,表现为五大方面,首要一条便是“少数银行平台贷款不降反升,平台贷款总量控制压力较大”。
本报记者此前获得的数据显示,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12号文)出炉后,今年1季度末,仍然被纳入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比去年末增加549家,其平台贷款余额(不包括退出类)也较去年末的5.4万亿上升了0.7万亿。
平台贷清查暴露五大问题 银监会重申“压缩类”只收不贷
清查暴露五大问题
“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仍然突出,不良贷款压力反弹很大。”一位监管人士如是坦言。
银监会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三个季度反弹,截至2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64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
监管层将此归因为宏观经济增速趋缓,银行信用风险暴露所导致的不良贷款增加。如果观察2009年2季度以来银监会历次季度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无论是刘明康,还是尚福林,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风险都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几个词汇。
“各行各地在平台贷款风险监管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尚福林将这些问题归纳为五大类:一是少数银行平台贷款不降反升,平台贷款总量控制的压力较大。
按照12号文确定的“降旧控新”总体目标,所谓严格控制总量,一是今年各银行年度信贷计划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二是各地区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当地政府可承受债务规模上限;三是各银行不得对信贷分类中的压缩类平台新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