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9只阳光私募已三个多月
未披露净值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及WIND资讯最新统计,截至8月11日,共有38只阳光私募产品自7月份以来未披露最新净值,有的甚至自在3月初披露一次净值后再未有新业绩公布。在4月份以来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股市变化很大,不少私募基金净值也随之起伏不定,而这38只私募基金中有9只在此期间从未披露业绩,这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数据显示,38只阳光私募基金里,曾在6月份披露净值的有15只,包括最新业绩披露日为6月4日的神州1号、华蕾1号、神州1号;深圳民森投资旗下的民森D号、民森H号,上海同亿富利投资公司旗下的同亿富利1号,上海汇富投资旗下的汇富5号(外贸信托)等也均将最新净值披露停留在6月份。此外,还有14只私募基金仅在5月份披露了最新净值,6只则仅在4月份披露了最新净值,还有3只私募基金把最新净值的最新披露日遥遥地停留在3月份。
从净值回报率看,这些业绩“不阳光”的阳光私募基金并非一致落败。
杭州永信投资旗下的慧普永信1号,至4月30日累计单位净值1.32元,今年前4个月业绩总回报高达34.15%,领先于同期阳光私募基金;上海全福投资旗下的全福7期、全福6期、全福4期,至5月31日累计单位净值年内增长率分别为18.05%、17.51%、17.43%。与这些业绩领先的私募基金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北京神州大地创业投资旗下的神州1号,至6月4日单位净值0.659元,年内总回报为-23%,在阳关私募基金中业绩垫底;长江证券指数基金、民森H号、联合星辰、民森D号、晋龙2号、富达1期等15只阳光私募基金年内总回报均低于-10%。
揭秘阳光私募不阳光三大原因
为探究阳光私募基金不及时披露净值的背后原因,《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致电相关私募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及业内分析师,归结起来,大致有三大原因:一是产品提前终止;二是合同约定披露间隔期较长;三是避免投资人情绪波动。
上海全福投资旗下的7只私募产品,最新净值披露均停留在5月底。《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在多次拨打该公司电话无果后,随后拨通了该系列产品委托方中信信托的电话,刘先生对此表示:“私募产品不及时披露业绩的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产品已终止,有可能是刻意控制规模,更有可能是公司合同的安排。不少公司在合同中约定披露净值或是一周,或是一季度,或是半年。”
记者查阅了这些不及时披露业绩的私募基金产品,发现绝大多数产品并没有终止。(中山市汇天投资旗下的汇天3号,自今年3月19日披露一次净值后再没有相关最新业绩资料。该产品委托方大连华信信托对记者表示,该产品已经提前终止。)比如,稳赢1号,终止日期为2011年4月22日;屹立东方1期,终止日期为2017年3月26日;塔晶华南虎1号,终止日期为2017年10月23日。但这三只私募基金,均在4月底披露净值后,便再无信息。
“净值披露越少,操作越容易,越不会引起持有人不满。”深圳一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对记者表示,“净值过于频繁的公布,如果期间市场不好,净值折损过快,可能会引起投资者情绪波动,对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当然,不排除部分私募基金业绩深陷谷底而刻意遮羞。” (记者 赵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