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在次贷危机和高油价的双重打压下,亚太股市开始了新一轮下跌。本轮下跌的新特征是国际资金战略性流出亚太区市场,若这种趋势持续,未来亚太股市仍将受压。
次贷和油价双重打压
6月份以来,亚太区各主要股指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日本、韩国、香港恒生指数累计跌幅分别达到8.87%、16.95%和11.05%。此轮跌势可分为两个阶段,6月份主要是对高油价与高通胀的担忧导致股市走低,最近一周以来的跌势则主要源于投资者对次贷危机的担忧。
分析人士表示,次贷危机对亚太区股市的影响主要来自金融类股票的压力,另外美元的持续走弱对出口类股形成拖累。
在通胀方面,市场人士表示,受高油价推高生产成本影响,亚太区市场呈现出全面通胀的趋势。数据显示,日本通胀率达到11年以来最大升幅,5月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升了1.5%。新兴市场受通胀影响更为严重,中国内地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是7.7%,有分析员认为中国今年内有必要两次加息以压制通胀进一步恶化。另外,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泰国的通胀率也分别达到11.05%、11.03%、5.5%和8.9%。高油价导致的高通胀必将给各国货币政策带来紧缩压力,从而对于股市构成打压。
资金流出亚太区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越南爆发金融风波以及亚太区股市表现疲弱,近一个月来国际资金有流出区内市场的迹象。若这种趋势延续,亚太区股市未来将在资金面上面临压力。
以香港市场为例,6月份以来港元同业拆息加速飙升,Hibor港元1月期从5月份的年内低点1.37%升至6月份高点2.04%,截至昨日收于1.78%。在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下,当国际资金流出香港,外汇市场上港元对美元汇率贬值至7.8上方,且偏离幅度大于交易成本时,香港发钞银行就会用港元现钞以7.8的汇率向外汇基金兑换美元,之后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从中赚取差价获利。这样,港元现钞回笼使港元货币供给减少,港元拆息上升,从而使市场汇率回落至联系汇率水平,这也是联系汇率制度的自动调节机制。因此,资金外流的直接后果是港元拆息攀升。换句话说,在没有大型招股的情况下,拆息走高意味着国际资金将流出香港市场。
首先,去年以来国际资金流出美国、涌入香港,令港美息差一度拉大到100基点以上,而随着近期通胀水平高企以及次贷危机的冲击略为缓解,市场各方普遍预期美国降息周期将结束,美元汇率将触底回升,这是引发资金流出香港市场和港美息差收窄的主因。
其次,从内部因素来看,香港资产市场的疲弱表现也是导致资金撤离的重要原因。
此外,越南金融市场动荡令国际资金对亚洲区内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担忧增加,其中包括货币政策和汇率的稳定性。港元作为交易最广泛的亚洲货币承受抛压在所难免,这也是导致资金流出香港市场的一个因素。
A股反弹将支撑H股后市
市场人士表示,在资金外流的大环境下,对于香港市场来说,只能寄望于内地A股反弹从而拉动相关H股走势。6月份以来,A股与H股市场均出现了调整,但A股跌幅远高于H股,由此导致了AH股价进一步接轨,甚至出现了多只股票比价倒挂。
统计显示,H/A比价平均值由2008年1月的0.448低点上升至6月份0.7的近一年半高点,而随着近几日内地A股的强劲反弹,该数值截至昨日回落至0.6。自2001年以来,H/A比价均值整体的变动趋势是不断走高,但在A股市场2006年和2007年两年牛市期间,A股出现的非理性上涨令该数值出现了为期两年的调整。而今年1月以来的H/A比价均值的迅速回升,也可以看作对于前期大幅滑落的一个有力修正,这也就体现为AH股股价以及两地市场估值水平的逐渐接轨,这显然更加符合长期趋势。
因此,从两地股价全面接轨的角度看,若H/A比价长期维持于0.6-0.7的水平甚至更高,那么昨日0.6的比价则是相对较低水平,后市若内地A股持续反弹,必将对相应H股股价形成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