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保证金业务被界定为衍生交易还是现货交易的问题尚不明确,交易定性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随着很多银行打算在外汇保证金业务上分一杯羹,银行对该业务风险控制能力受到质疑,而相关政策法规的界定有待明确。《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和研究明确的制度。
银行能力待掂量
5月21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银行目前的风险控制能力还不能适应外汇保证金交易的要求。
一名银行高级外汇交易员则认为:“银行完全有能力提供外汇保证金,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和银行的发展完全可以为保证金业务提供基础。”
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已分别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满金宝”和“易富通”外汇保证金业务,中国银行在上海等城市推出“保证金外汇宝”试点,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跃跃欲试。个别银行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为外汇保证金作准备,有些银行已经购置相关软件系统。
上述外汇交易员表示,推出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对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要求体现在:能保持平台稳定性和通道畅通性;对客户进行严格审核,剔除没有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客户;对客户进行持续性培训,使之充分了解外汇保证金产品和市场。
外汇保证金将被收紧甚至叫停的传言在业内流传。本报从一名权威人士处获悉,银行推出银行间市场的柜台交易一般需报备、不需审批,这要求监管部门了解业务,出现问题可以叫停;而外汇保证金是一项银行面向个人客户的业务,因此监管部门的态度可能会更审慎。
另一位交易员认为,不太可能叫停外汇保证金业务,只有因不适应需求或银行没有能力开展时,才会叫停某项业务。
政策法规待完善
一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外汇保证金业务被界定为衍生交易还是现货交易的问题尚不明确,交易定性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这位监管部门人士称,外汇保证金属于新业务,政策法规上还有诸多不明确之处,将根据市场主体的需求进行研究。目前包括银行在内的市场主体都有需求,而不少违规主体也在开展业务,市场有待规范。
据悉,银行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首先要到银监会备案,再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外汇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本报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几家银行的电话银行,有些银行称在开展外汇保证金业务前已向监管部门报备,有的则答复已得到监管部门批准。
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和研究出台明确的制度,由于外汇保证金业务涉及包括外汇管理、机构资质等多个监管部门的职能,何时出台取决于研究的进展。
外汇通首席外汇分析师安狄表示,外汇保证金业务风险较大,监管部门对银行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估是必要的,外汇保证金业务对银行来说是新业务,各银行准备程度不一,因此最好能区别对待。
“灰色”渠道“猫腻”多
除几家境内银行推出外汇保证金交易外,很多境外经纪商通过“灰色”渠道在境内招徕投资者,但这些境外经纪商在监管上存在漏洞,操作上也存在诸多“猫腻”。
一些不规范的境外经纪商声称受美国有关部门监管,但美国只监管在美国注册的经纪商,这些经纪商可能在其他地方重新注册公司以逃避监管;有的境外经纪商直接与客户“对赌”,用自己的钱和客户做交易,客户有时盈利却无法平仓;资金门槛很低、杠杆比例很高、不设保证金预警比例易使投资者账户“爆仓”;这些境外经纪商会要求将资金汇到境外,资金安全得不到保证。
据了解,外汇保证金拥有广大客户,银行保证金业务的开通,分流了部分境外经纪商的客户。
接受本报采访的两位外汇保证金投资者曾使用过境外经纪商提供的网上保证金交易平台,但出于资金安全考虑转而使用境内银行的平台,他们均表示有利用保证金进行外汇交易的需求。
“境内银行信誉还是有保证的,而且网点也比较多。”招商银行资金交易部分析师刘东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