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展中的上海衍生品市场系列·宏观篇
自2004年以来,国内期市相继推出燃料油、锌、白糖、黄金等多个新品种,基本形成包括能源、金属、化工、农产品在内的期货市场品种体系,金融期货也在积极准备中。随着市场品种结构的不断丰富,期货市场影响力和辐射面逐步扩大,吸引了更多的行业资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然而,迅速成的长市场令整个期货行业隐伏较大风险,如何夯实基础,维持行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市场组织者面前的现实问题。上海市场则以“稳”字当头,在风险教育等方面投入“重兵”的期市长远发展计划。
创新服务奠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大规模工业化阶段,对各种商品的需求迅速增长。2006年,我国消费钢材4.5亿吨、原油3.2亿吨、铜361万吨、铝878万吨、锌314万吨和天然橡胶240万吨,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商品消费大国。在国民经济对商品巨大需求的推动下,大量企业积极进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导致各种商品持续活跃。
然而,大多数机构在参与衍生品交易初期风险控制意识淡薄。根据本报记者跟踪采访,上期所通过数十次风险管理研修班,以各种经典案例,培育期货公司各层面管理人员。“金属之旅”、“期货大讲堂”已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仅2006年一年,就举办63期市场推广活动,涉及全国18个省市,1100多家企业、11000多人次参与,企业对期货的认知度大大提高,也向行业输送了期货紧缺人才。
近些年,上期所在技术创新上一直走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前列。2006年11月3日正式上线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交易所系统”(简称NGES),支持商品、金融等各类期货和期权衍生产品的交易、结算和信息发布业务,为未来的品种创新、业务和机制创新留下了极大拓展空间。
风控实力提高
多年以来,期货市场剧烈波动所引发的风险,是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最为担心的。通过记者调查发现,期货公司基本上都能够应对自如。仍以近年来波动最大的期锌为例,2007年11月21日,由于受国际锌价暴跌的影响,上海期锌0801和0802两合约出现3个连续跌停板,累计跌幅高达11.8%。事后,本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绝大部分期货公司客户资金正常,没有因为锌期货合约的连续跌停出现风险。
统计显示,截止去年8月31日,上海期货市场出现涨跌停板78次,远远超过2005年全年出现的涨跌停板次数,但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没有出现风险事件。海通期货副总经理肖海平对记者这样说,“上海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几年来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还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上海期市整体风控意识明显加强,一定程度为期货公司备战金融衍生品灌输了“稳健”的思路。上海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变化说明,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积极稳妥发展的现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