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年度分红潮将到来
2007年来净值的上扬给基金带来了高额可分配收益,虽然2007年四季度市场出现了调整,但预计封闭式基金可分配收益将超过800亿元,一季度大额分红的封闭式基金将不在少数。而封闭式基金每年所分配收益不得低于已实现的可分配收益的90%,3-4月间将会迎来一年中最大规模的分红潮。
封基分红 行情的基础:投资+投机
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有几个要素,即折价交易、净值增长、分红。其中分红的特殊价值依赖于折价交易, 封闭式基金在分红后,折价率会自然上升;如果要回复到分红前的折价率水平,那么交易价格就必须上升,由此带来了套利的机会, 即所谓分红套利效应。
例如:某封闭式基金分红前单位净值是2元,交易价格是1.4元,那么折价率是(1.4-2)/2×100%=-30%。假定单位分红0.4元,那么,分红后单位净值和交易价格都要同样扣除0.4元,也就是除息后,单位净值和交易价格分别变为1.6元和1元,此时的折价率就自然上升到(1-1.6)/1.6×100%=-62.5%。如果折价率要回复到-30%的水平,那么交易价格需上涨到1.12元,即需要上涨12%。
假如投资者在分红之前买入,那么分红后投资者就可以获取折价率回归带来的价格收益。这就是所谓基金大比例分红后有强制上涨要求的机理。
由此可见,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分红金额越高,套利的空间也就越大;分红前折价率越高,分红套利效应也就越明显。
目前多数封闭式基金都累积了大量可分配收益,以及大量未实现资本利得。也就是无论从现实分红条件还是潜在分红能力,不少封闭式基金都具备大比例分红的可能。一旦实施高额分红,二级市场上就会显现分红套利效应。
2008年分红行情波澜不惊
三大原因: 股票市场影响、折价率较低、分红行情提前消化
有几个因素决定了2008年即将到来的分红潮将是波澜不惊,难以重现2007年的热闹场面。
其一,封闭式基金的整体表现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很大,根本上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也是以净值增长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关注历年的年度分红,就会发现所谓分红行情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集体分红触发封闭式基金集体普涨是在当时股票市场一派乐观的背景下;投资者不断寻找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而分红行情则成为既有一定价值基础,又有想象空间的题材。而熊市下的2004、2005年,封闭式基金分红并未成为受到多大关注的因素。
2008年3-4月间股票市场的走势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在封闭式基金净值增长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价格很难走出强劲的独立上扬行情。也就是说分红效应的利好也许更多地体现在相对收益上,而绝对收益效应不会特别明显。
其二,封闭式基金分红行情也和折价率水平相关。我们之前看到折价率越高,分红金额越高,分红套利效应就会越明显。2006、2007年3月,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水平都比较高,有利于分红效应凸显。目前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基本处于两年来的低点,平均折价率仅在16%左右。这种折价率水平下,分红效应不十分突出。即使分红后折价率上升,也不具有强烈的回归动力。
其三,封闭式基金分红行情的预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提前消化。封闭式基金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投资品种,在经过连续两年的大行情后,其投资价值基础已经被众多投资者所认识。因此年度分红行情的利好在去年年底已经被普遍预期。
在去年12月中旬后封闭式基金的强劲表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年度分红的预期。而在1月后股市的大调整中,封闭式基金整体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同样包含了这种预期。
结构性牛市下封基仍有价值
虽然在整体上封闭式分红行情可能不如预期中的热烈,但是从相对投资价值来说,封闭式基金仍然延续其独特的投资价值。
净值增长整体上具备优势
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封闭式基金由于规模稳定、不存在赎回压力,具有稳定市场作用以及中长期获取稳健收益的优势。从净值增长上看,近一年来封闭式基金整体上都表现出比开放式基金更强的净值增长能力。其中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如规模因素、基金公司因素等等。
封转开带来套利机会
随着封闭式基金逐步到期,封转开在按部就班地进行。2008年有6只封闭式基金到期,将转型为开放式基金。封转开是封闭式基金获取折价套利空间的基础。
折价率有所降低
绝对投资价值仍在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使得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往往要低于基金净值,价格等于或者高于净值的状况存在但是非常少见。折价是封闭式基金投资价值存在的基本因素之一。投资者可以以低于资产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基金,其中蕴含的绝对投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封闭式基金衍生的其他价值,分红套利、封转开等等无不基于折价。
目前封闭式基金的整体折价率在15%~20%之间波动,预计在2008年的结构性牛市中封基的整体折价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15%~25%会是变动的主要区间,受市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区间的波动幅度将会加大。
2008年封基折价率虽无太大变动,但在2007年封基交易价格和基金净值已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仍然给2008年的基金价格收益留下了上涨空间。(德胜基金研究中心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