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终于迎来春天。据报道,创业板上市发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最新版本显示,原本发行条件的两套标准已经变成了三套标准,只要达到其中的任何一套标准,就可以申请上市。调整后的创业板上市门槛更低。
现在,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协调运行的基础性力量,它们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推动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将给中小企业带来更为直接的融资途径,给那些处于创业初期、无法到主板上市的企业提供一个成长契机。
创业板门槛的高低意义重大。在一般人印象中,这个准入门槛越高越好,这样可以提高登陆创业板的企业的整体质量,有效降低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但是,倘若提高门槛,达到和中小板ETF同等程度,创业板就可能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事实上,即便在著名的纳斯达克,其准入门槛也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高。
2006年10月30日,作为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软件企业,富基旋风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虽然仅仅融资600多万美元,但在一个月之后,富基旋风的股价从6美元飙升到最高时的49.9美元,并且在年终以出色的市场表现,成为2006年美国资本市场最佳IPO。富基旋风CEO颜艳春感慨道:"大家觉得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公司(2005年销售收入仅有3900多万元人民币)根本不可能到美国上市,其实去纳斯达克上市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标准共有三套,既有"110万的公众持股"、"每股买价至少为5美元"、"至少有400个持100股以上的股东"、"须满足公司治理要求"这样的共同标准,每一套标准又有各自不同的条件。比如,第一套标准要求"股东权益达1500万美元";"最近一个财政年度或者最近3年中的两年中拥有100万美元的税前收入";"公众持股的价值达800万美元";"3个做市商"。三套标准只要满足其中的一套标准,即达到了上市要求。纳斯达克的低门槛、严监管做法,或值得我们借鉴。
从国际范围来看,目前,企业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为代表的以证券融资为主导的模式--证券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一种是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及德国为代表的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导的模式--银行贷款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80%以上。我国是以银行贷款为主导的模式,只不过是,由于粥少僧多,大部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求无法得到满足。即使创业板块推出,由于中小企业总量过于庞大,仍只能满足数量很少的企业融资需求,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无缘创业板,仍然需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融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筛选。
但是,真正具有成长性和发展前途的企业,未必就能符合苛刻的上市条件。如果标准过于严格,反而可能将这些企业提前排挤出局。因此,英国AIM市场干脆不设立最低上市标准,除对会计报表有规定外,无规模、经营年限和公众持股量等要求。
我国创业板将两套标准变成三套标准,增加了中小企业的选择,降低了上市门槛,这种做法既符合国际惯例,也符合我国国情。从盈利能力的条件来看,第一套标准要求企业连续两年盈利且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第二套标准要求最近一年赢利且净利润不低于300万元。而第三套标准只要求盈利但没有数额要求。这实际上增加了双方的机会。从中小企业角度来看,它们更容易登陆创业板圆梦。而从监管层和交易所来看,标准可以覆盖更多的中小企业,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象,可以通过比较,让更具成长性和发展前途的企业上市。这显然更有利于创业板融资等功能的发挥。(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