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是慈善家,只是找到了一种既符合市场需要,又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模式。”在谈到“绿色信贷”的业务模式时,兴业银行董事会秘书唐斌如是表示。专家估计,“绿色信贷”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本着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和新能源开发的“绿色信贷”也叫做“能效贷款”,无疑成为支持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融资方式。
“绿色信贷”契合市场需要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行动计划。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在“2007节能中国高层论坛”上介绍,我国将重点实施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化工、建材等耗能行业的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改造的项目,热点联产等十个方面的重点工程。我国还将加快水污染工程的治理。“十一五”期间,要新建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吨,再生水利用能力680万吨,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的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另外,我国还将加快电场改造,新建脱硫设施的机组1.88亿千瓦等。
这些节能降耗项目的实施无疑将需要巨大的投入。何炳光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要通过十大工程形成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节能投入大概6000亿元,而这“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所需的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各级政府安排必要的引导资金给予支持”。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表示,2006年5月,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率先在国内推出“能效贷款”产品。
兴业银行共发放能效贷款27笔,金额4.35亿元,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54.0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4.25万吨。该行在“十一五”期间还将安排100亿元规模支持能效项目贷款,节约标准煤超过1000万吨。
“要是有十家商业银行像兴业银行那样实施绿色信贷计划,那么中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将会变得比较容易”,国际金融公司有关人士评价道。
“绿色信贷”需政策支持
兴业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朱力勇表示,能效项目改造多存在于“两高一资”行业,因为越是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行业就越需要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和使用可再生资源。但银监会在统计贷款投向时并没有专门的能效行业,因此,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往往被统计进了“两高一资”行业。
他提出,能效融资项目期限长、管理成本高,在近几年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严格限制的情况下,银行可能会选择将有限的信贷规模资源用在流动性更好、收益更丰厚的信贷项目中去。因此,需要央行在制定窗口指导规模时,对能效贷款不计规模。
他还建议,为了鼓励商业银行办理能效贷款的积极性,建议降低商业银行办理能效贷款的税率,比照中小企业,试行信贷人员尽职免责等。
针对上述政策需求,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叶燕斐表示,银监会正在制订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金融机构如何为节能减排工作服务。
另外,银监会已经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