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香港股市受“港股直通车”暂停消息影响,大跌1526点,创出港股史上最高纪录,出海不久的QDII产品面临严峻的考验。
根据南方、华夏等4家基金公司昨日发布的QDII净值数据,嘉实海外中国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上周末的单位净值都跌破了面值。而根据正在申报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透露,监管层对QDII产品要求也有所变化,倾向于对QDII投资香港市场的比例进行限制,比例可能会控制在30%。这一变化得到业内人士赞同。
两基金QDII跌破面值
根据南方、华夏等4家基金公司的QDII基金最新净值公告,继嘉实海外中国10月末跌破面值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上周也加入了跌破面值的队伍,11月2日两只QDII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992元、0.994元。
另外两只QDII基金单位净值都高于面值,11月2日南方全球精选单位净值为1.024元,华夏全球精选单位净值为1.02元,不过上周南方全球精选、嘉实海外中国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3只QDII基金的净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是华夏全球精选却一枝独秀,上周该基金单位净值上涨0.29%。
针对上述QDII基金的不同表现,银河证券一位基金研究员表示,嘉实海外中国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可能短期主要把精力放在港股上,尤其是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上,这样做固然熟悉程度高,但近期香港市场调整幅度较大,QDII基金相应面临较大压力。华夏全球精选表现强于其他3只QDII基金,则说明它的港股投资比例较低。
银行系QDII亦遭遇大跌
银行系QDII也没有躲过大跌。在每日公布产品净值的银行QDII中,招商银行QDII二期产品金葵花8112公布的11月5日产品份额净值为70.12美元,较上一公布日净值74.06美元减少了3.94美元,而其金葵花8113号产品走势相同,11月5日的产品份额净值54.73美元,较前一公布日57.61美元,减少了2.88美元。
实际上,目前的危机是QDII出海后遇到的第二个危机,第一个危机当推来自美国的次级按揭危机。在躲过次按危机冲击后,更多的QDII产品将宣传重点放在了港股上,期间受港股直通车、内地资金不断进入港股等几个利好消息影响, 港股不断攀升,QDII产品经历了一段价值回升的过程。这在最早出海的银行系QDII产品上表现尤为明显。
以农业银行“境外宝I”股指挂钩型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为例,其产品净值在6月、8月、9月、10月四次公布中分别为1.0699、1.1852、1.2618、1.3645,走出一条不段攀升的轨迹。农中工建四大商业银行的QDII产品净值走势相同,中行中银稳健增长(R)于4月12日成立,目前净值已经达到1.3404,中行刚刚宣布按每10份产品份额派发红利2.0元人民币进行分红。工行东方之珠二期产品在10月24日净值为1.2824,一期产品10月29日净值也达到1.262。建设银行“海盈1号”净值在上周五也达到了1.1062,较前一公布日上涨了2.97%。
从统计数据看,QDII产品经历了一个明显回暖过程,净值攀升明显。但港股因为直通车暂停消息巨幅调整,又让QDII产品乍暖还寒,遇到了危机。
QDII投资需重视风险
针对基金QDII投资香港市场的比例可能会控制在30%,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近期投资港股风险加大,而QDII的目的之一是分散风险,如果QDII大量投资于香港股市,特别是与A股紧密相关的H股,这有违QDII的初衷。因此,对QDII投资于港股的比例有所限制是可以理解的。
有人士暗示,目前已出海的QDII中,有基金由于在其基金合同中并未规定投资于香港市场的比例,而前期港股涨势良好,且港股是国内基金公司熟悉的市场,因此,有的QDII投资于港股的比例相当高。
随着国际市场动荡和港股的高位深幅下挫,国内投资界也开始反省QDII出海的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要向投资人充分提示国际市场风险、管理人管理风险外,还有必要向投资者说明投资QDII的成本远高于国内股票基金。这位人士说,由于QDII的清算、托管等与国内股票基金有较大的差异,成本很高,而这些成本都是由投资者来承担,但是所有的QDII在销售时,都没有清晰揭示这些内容,投资者的判断基础都是不完全的。(荣篱 小杜 宗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