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找到新的路径来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这是当代主权财富基金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作为国家财富管理的新思路,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对全球金融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如何管理好越来越庞大的储备资产,并根本改变被美欧债务“绑架”的局面已经成为危及中国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性命题。
事实上,近十几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激增使全球外汇储备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1995年之前,全球的外汇储备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储备不足的困境。但从1995年开始,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外汇储备增长的主体,并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有了越来越高的比例。
不仅中国拥有3.2万亿外储,约占全球三成储备资产外,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占比接近7%,印度、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外汇储备占全球份额也超过或接近4%,巴西、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占全球份额都在2%以上,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储备份额总和已经远远超过50%,新兴经济体几乎无一例外的几乎都成为外汇储备大户。
IMFCOFER数据库中全球外汇储备的资产构成显示:第一,美元资产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逐渐下降,从1999年的71%降至2010年的61%;第二,欧元资产占外汇储备的比重逐渐上升,从1999年的18%升至2010年的26.3%;第三,英镑取代日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中第三重要的币种,2010年英镑资产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为4%,而日元资产比重为下滑至3.8%。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储备资产的美元大贬了13%以上,这直接导致了新兴经济体的外汇账户资产缩水。尽管大多数国家纷纷调整储备资产构成,致力于储备资产多元化,但无奈欧元、英镑以及日元也在贬值,资产构成多元化也并不是资产保值的真正出路。
因此,如何找到新的路径来提高储备资产的收益率,这是当代主权财富基金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主权财富基金这一概念始于2005年美国道富银行经济学家Andrew Rozanov。但最为权威的定义来自IMF。IMF在主权财富基金的《圣地亚哥原则》中提出,主权财富基金是一般政府所有的、具有特殊目的的投资基金或机构。它一般由政府建立,用来持有或管理资产以达成金融上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投资策略,包括投资外国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具有多样化的法律、组织和管理的结构。它们形式各有不同,包括财政稳定基金、储蓄基金、储备投资公司、发展基金和没有具体养老保险债务的养老保险储备基金,正在全球经济以及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危机后主权财富基金重新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据统计,全球已有近30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另类资产投资研究企业Preqin发表报告称,2011年年初,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资产总额增加11%至3.98万亿美元。而数据公司Dealogic的统计显示,受西方银行对新资金的需求推动,主权财富基金在今年前两个月的投资规模就达到244亿美元,已接近去年全年规模的一半。摩根士丹利公司预计,主权财富基金每年以4500亿至500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到2014年,主权财富基金有望超过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总额。
然而,无论是相比3.2万亿的官方储备,还是相比他国蓬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态势,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不但规模小,而且股权投资比例小。从规模上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有华安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等三支,管理约3471亿美元、2888亿美元以及1465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分别占我国全部外汇储备的11.6%、9.6%以及5%;从投资结构看,我国主权财富基金过分重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比如中投公司2008年的资产配置中现金类资产占87.4%、固定收益证券占9%、股权投资仅占3.2%,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平均资产配置水平债权25%、股权45%以及其他资产30%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应进一步扩大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推进“从金融投资到产业投资”转变,加大主权财富基金在海外兼并、海外市场拓展、技术升级、资源能源收购、知识产权等项目的重点支持,以及新兴产业方面的股权投入。
另外,还可考虑参考国际经验成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前情况下,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拿出来成立外汇平准基金,更具有可操作性。外汇平准基金是指各国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的储备基金,一般由黄金、外汇和本国货币构成。在具体操作中,由政府拨出一定的本币和外币基金设立外汇平准基金账户,由财政部控制,中央银行作为该账户的代理人对账户进行管理。当外汇汇率上升,超出政府限额的目标区间时,就可在市场上抛出储备购入本币缓和外币升值;反之,当本币升值过快时,就可在市场上购入储备放出本币增加本币供给,抑制本币升值。在西方发达国家,外汇平准基金是稳定外汇市场的重要手段,日本也有成功经验。
利用外汇平准基金,货币当局可以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区分开来,这对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独立性大有好处。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来对冲外汇增量,这是我国流动性泛滥造成通胀压力的重要原因。发行央票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也令央行不堪重负。自2003年4月央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至今,央票付息成本高达近万亿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改善官方储备国的结构,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应该多为“藏汇于民”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外汇市场机制,拓展外汇投资渠道、丰富投资品种,放宽企业和个人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和购买国外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畅通民间外汇储备投资的多元化渠道。(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