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三、基于经济安全的CPI
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对经济的增长是不利甚至是有害的。当然,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么通货膨胀不仅不会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相反还能够促使经济更加健康地发展。事实上,有些政府会经常人为地制造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来刺激本国经济的繁荣。由此可见,CPI有一个不危害经济安全的“可容忍区间”(陈东琪,1998),当CPI处于“可容忍区间”内时,其正面效应可以存在并能发挥作用,而当CPI超出“可容忍区间”时,则其负面效应可以存在并发挥作用。
科学准确地界定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的上、下界,亦即基于经济安全的CPI或其“可容忍区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笔者试图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并希望能得到有关专家的指导性意见。
影响CPI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济增长、投资、国际原材料价格等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将主要考虑经济增长对CPI的影响。通过用Eviews 5.0软件对CPI和GDP两个序列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均为平稳序列,直接进行相关性检验,可得到如下结果:
变量 相关系数 标准差 T检验 概率
变量 |
相关系数 |
标准差 |
T检验 |
概率 |
GDP |
1.529520 |
0.569082 |
2.687696 |
0.0156 |
C |
-9.827392 |
5.812078 |
-1.690857 |
0.1091 |
CPI = 1.529520097*GDP - 9.827391699 (1)
考虑到我国政府然制定的“十二五”时期的增长目标、之前多数经济学家公认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下限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维持的增长速度,我们可选定7%、8%和10%作为三个重要的节点,并将其代入公式(1),可以得到相应的CPI为0.9%、2.4%和5.5%。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想保持7%的增长速度,其CPI应该不能低于0.9%。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验。2005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制定CPI的调控目标。从表2可以看出,5%是中国政府可以容忍的CPI增幅上限,CPI一旦超过甚至接近5%,中国政府就会采取相应措施。由于中国经济多数时间都处于高速增长期,因此中国政府尚未明确提出通货紧缩的调控目标。但从历史经验来看,CPI增幅一旦低于1%,中国政府就会高度关注,如果出现负增长,就会果断采取反紧缩措施。
表2 2005年以来中国CPI、GDP调控目标和实际值
年份 |
调控目标(%) |
实际值(%) |
||
CPI |
GDP |
CPI |
GDP |
|
2005 |
4 |
8 |
1.8 |
11.2 |
2006 |
3 |
8 |
1.5 |
11.1 |
2007 |
3 |
8 |
4.8 |
11.4 |
2008 |
4.8 |
8 |
5.9 |
9.6 |
2009 |
4 |
8 |
- 0.7 |
9.3 |
2010 |
3 |
8 |
3.3 |
10.3 |
2011 |
4 |
8 |
5 |
9.7 |
注:根据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
通过上述分析,并根据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经验,我们可初步认为,在我国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适宜的通货膨胀(0.9%~3%)、值得警惕的通货膨胀(3%~5.5%)和必须应对的通货膨胀(>5.5%)三种类型。并由此可以判断,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CPI范围应当为(0.9%~5.5%),超出该区间则必须立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近期,通货膨胀在中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从2010年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以来,中国的CPI就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5月、6月的CPI更是分别高达5.5%和6.4%。这就是说,中国的CPI已经连续两个月超出了基于经济安全的范围。
鉴于最近中国政府多次采用的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事实,笔者认为,CPI高企并非完全是货币现象,而是一系列综合性因素的结果,因此,管理层必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政策予以应对,比如汇率政策、财政政策等等,而不能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紧缩货币上。(武锋 国家信息中心)